洞察国际 第20期丨油服公司净零之路

2022-01-05 10:26:27  浏览:1637  作者:管理员

油服公司净零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全球能源各条产业链,没有哪个领域能够幸免于难。根据睿咨得的估算,2020年全球油服行业营业总额比2019年下降了25%。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各国着手恢复经济生产,油气需求快速增长,油服行业也出现了良好的复苏迹象。根据最近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国际三大油服公司均实现了盈利。其中,斯伦贝谢盈利5.5亿美元;哈里伯顿盈利虽不及预期,但也达到了2.36亿美元;贝克休斯经营状况稍差,盈利800万美元。这是疫情爆发后国际三大油服公司第一次同期实现盈利。

《巴黎协定》生效以来,全球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仍在上升,但是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和欧盟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在2018年和2019年均出现了下滑。虽然发展中国家依然高度依赖化石能源,但是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深入开展,化石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费量比重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

油服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IOC)、国家石油公司(NOC)等业务联系紧密。根据财报,斯伦贝谢与哈里伯顿的全部收入来自为石油公司提供油田服务与设备,仅贝克休斯有极少收入来源于非油气领域。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的下降会导致油公司减少作业量与产量,继而影响为油公司上下游环节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油服公司的效益。油服公司有着资产密集性大、资产专用性高的特点,前期需要大量的科研资本投入,然而其设备和技术脱离了油田服务后,价值会极大的减少。在这种现实困境之下,油田服务行业如何谋求新的发展出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向综合能源公司转型时,油服公司是否也需要重新校准自身定位?

斯伦贝谢

斯伦贝谢是三大油服中经营状况最好的,也是第一个提出净零目标的公司。2021年6月22日,斯伦贝谢正式公布了其净零路径:以2019年排放量为基准,2025年减少范畴1和范畴2排放的30%;2030年减少范畴1和范畴2排放的50%,减少范畴3排放的30%;2050年实现净零(Net Zero)。范畴1是企业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畴2是外购电力、热力等造成的间接排放。范畴3是外购商品和服务、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出售产品的使用过程等更加广阔范围的温室气体排放。

要想实现净零,一是减排,二是投身新能源、负碳等产业,创造碳汇。在减排方面,斯伦贝谢范畴1和范畴2的排放占总排放的25%。使用可再生能源在范畴2内减排对于油服公司是最好的方案。目前,可再生能源占斯伦贝谢设备设施总能源消耗的20%,其船队也开始使用混合动力驱动船舶。该公司对于提前实现2025年范畴1和范畴2的减排目标很有信心。

而斯伦贝谢的范畴3排放事实上来自于斯伦贝谢的客户,即各大油公司的排放。对于范畴3,斯伦贝谢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很可能是随着油公司的排放减少而同步下降。

除了减排,斯伦贝谢也在积极投资新能源和负碳领域。斯伦贝谢新成立的新能源投资部门有五个投资方向:CCS(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地能供热制冷(Geoenergy for Heating and Cooling)、地热发电、氢能和锂电池。斯伦贝谢并没有进入到时下最热门的风电和光伏领域,例如海上风电安装与运维等。

贝克休斯

从哈里伯顿并购失败,到被通用电气收购后再次出售,贝克休斯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并不顺利。尽管在主营业务油田服务方面仍有着技术优势,该公司总体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其出售大部分水力压裂业务这一决策,令业内人士出乎意料。自2019年正式摆脱通用电气开始独立经营后,贝克休斯经营状况有所改善。2021年7月1日,紧跟斯伦贝谢的脚步,贝克休斯也公布了自己的净零路径:以2019年排放量为基准,2030年实现排放量减少50%,2050年实现净零。根据目前的数据,2012年以来,贝克休斯范畴1和范畴2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减少了31.6%。

贝克休斯的能源转型战略与斯伦贝谢相近,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减少自身排放以应对投资者与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主动布局新能源,抢占新赛道。贝克休斯对于传统业务相对乐观,认为未来30年内,世界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目前,可再生能源占贝克休斯设备设施总能源消耗的22%。

贝克休斯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2020年,贝克休斯在全年亏损的情况下,向新能源领域投资5.95亿美元,以收购等方式获取了3066项CCUS和氢能相关的专利。贝克休斯利用自身在燃气机方面的技术积累,与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公司Snam合作,为天然气管道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氢气混合动力涡轮机,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00万吨。贝克休斯也没有进入大热的光伏和风电行业的计划。

哈里伯顿

哈里伯顿至今没有公开其净零计划。2020年底,在投资者的压力之下,哈里伯顿表示要“科学地”制订计划,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净零目标。当时,哈里伯顿称将在2021年提交路线图供第三方科研机构审核,并在2022年正式披露。目前,哈里伯顿只承诺在2018年的基础上,于2035年前减少40%的范畴1和范畴2的排放。与斯伦贝谢和贝克休斯的净零路径相比,这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目标。

在新能源领域,哈里伯顿也同样较为保守。该公司成立了哈里伯顿实验室(Halliburton Lab)项目,类似于企业孵化器,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开发。目前已经有9家企业进驻,范围涵盖风电、光伏、储能、农业等。哈里伯顿并没有像斯伦贝谢和贝克休斯一样已经较为明确的选定了能源转型的赛道,仍处于“撒网”阶段。

国内油服公司

依托产业链齐全的母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油服公司更早地涉足了新能源领域,尝试自身转型。石化油服从2008年起涉足CCUS领域,并于今年参与建设了中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今年参与了江苏达峰海域H8风场57号风机安装,走出中石油在新能源业务的重要一步。中海油是国内海上风电领域的先行者,早在2007年就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海上风力发电站并成功并网发电。海油工程是该项目的总承包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收获了大量宝贵的经验。2021年11月,中海油服参与建设了华电阳江青州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实现了国内首个由钻井平台完成的海上风电施工装项目。

其他油服公司

除了三大油服公司,国外其他油服公司也在积极应对能源转型,“抱团取暖”。根据睿咨得的数据,2017年,油服行业的并购总额只有5%涉及新能源领域,而2021年,这个数字增长至20%。与斯伦贝谢和贝克休斯不同,其他油服公司更加重视海上风电和光伏领域。如今年三月油服公司Uzma收购了两家光伏发电公司,另一家油服公司Reservoir Link花费500万美元收购一家光伏发电公司。BW Offshore、Subsea 7、SBM Offshore等公司则通过收购、合并、成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军海上风电领域。

总体来看,斯伦贝谢和贝克休斯已经坚定地进入了新能源领域,并积极响应了“碳中和”大势,而哈里伯顿对于能源转型并不积极。不过,目前除了贝克休斯的混动涡轮机,这两家公司在新能源赛道上都没有太大的实质性进展。而国内油服公司依托母公司,较早地开始了转型工作,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化石能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但仍然会保有一定的空间,三大油服公司在新技术研发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留给油服公司探索转型方案的时间与空间仍然存在。

评述

油服公司在转型道路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竞争的态势,出现这种差异化的原因,主要还是各公司对于化石能源未来发展的理解不同。但是,全球整体向碳达峰碳中和转向、向清洁能源转向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无论是否提出了具体的净零路径,油服公司可以采用的通用类措施有:第一,整体管理观念与公司治理结构上向绿色低碳转变;第二,装备制造与安装要转向向低碳化、智能化,包括轮船等采用低排放清洁能源技术,探索氢燃料电池、生物质燃料、氨能燃料发电机,探索零排放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第三,适时开展CCUS、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储备,在新能源的相关服务领域占据先机;第四,熟悉市场规则,提前准备参与到地区、甚至全球的碳市场当中。

睿咨得估计,在2050年全球升温不超过2.0摄氏度的情境下,相比2019年,油服领域营业额仍有近80%的增长空间。即使在升温不超过1.8摄氏度的情境下,营业额仍有13%的增长空间。只有在1.6摄氏度情境下,油服领域营业额才会出现大幅下降。面对这三种预测情景,技术储备丰富的三大油服公司拥有充足的方案应对,选择相对“冷门”的领域也符合三大油服公司一贯的经营战略,即专攻某一细分领域,通过技术优势获得市场份额。伍德麦肯兹的主席兼首席研究员Simon Flowers曾表示,因为油价影响对于油服公司有滞后性,油服公司将度过一段十分艰难的时间。而疫情的爆发将这段时间大大延长,尤其严重影响规模相对较小的油服公司,一些油服公司甚至无法及时获得人员和设备,他们也无法冒险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油服市场萎缩,所以现在立刻进入备受资本青睐的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市场,对于规模较小的油服公司的经营者和投资人来说都是明智的选择。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