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桑拿 战黄沙” 阿尔及利亚HBR项目首油外输线路全线贯通
当地时间3月10日22时,距离阿尔及利亚石油重镇哈西米绍东部90公里的Rhourd-el-baguel(简称REB)油气处理中心百米左右,最后一道16英寸金口焊接完成,标志着阿尔及利亚HBR油田一期开发EPC项目(以下简称HBR项目)外输管线全线贯通,为实现首油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HBR项目距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900公里,业主为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和泰国石油公司PTTEP联合体,包括17座井口设施、2座集输站、1座集输中心、5座阀室、1座接收站改造,以及配套井口管线、外输管线共计255公里。由阿尔及利亚分公司总承包,北京分公司承担详细设计,第一建设公司施工总承包。
自2020年9月19日打火开焊以来,HBR项目克服了因疫情导致的材料供应及人员施工影响、极端恶劣气候、社会依托差、资源供给难等问题,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成绩。本次完成的外输管线总长108.7公里、直径16英寸,从集输中心至中心处理站,由北及南横跨瓦德和瓦尔格拉两省。
克服沙尘、酷暑、交通不便多重考验
俨然一个“沙人”
三月至五月的撒哈拉沙漠沙尘暴横行,在这个季节里,间歇性的小沙尘暴几乎每天都有,漫天黄沙的大沙尘暴每周至少得有一两次。面对小沙尘暴,作业人员佩戴好防沙尘劳保,搭设好防风棚,在能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坚持施工。每当大沙尘暴来袭,只能停工回营地。在这样的季节施工,几乎每天下班时,每个人的头发上、鼻子里、耳朵里、衣服上以及鞋子里,全身上下都是沙子,俨然一个“沙人”。
“进了HBR项目,免费汗蒸加桑拿”
到了六月至九月,沙漠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以上,地表温度最高可达59度,即便夜晚也能感受到强烈的炙热感,来自重庆的外输管线负责人、第一建设公司技术质量副经理扶小军感受颇深:“撒哈拉的热比重庆更火辣,夏天进了HBR项目,免费汗蒸加桑拿”。为保证施工进度,做好冰水供应、备好防中暑药品等应对措施才是撒哈拉沙漠酷暑季节施工的关键。
到处因“小沙包”封路
项目各设施分布较散,有一半路程是土路,道路经常被重型车辆损坏,赶上沙尘暴季节,经常还会在主路上看到一个个“小沙包”,导致车辆无法通行。
租赁设备自行修路、清障
当地市场工程材料匮乏,加之疫情爆发后,当地商店被禁止营业,省际交通线也禁闭了数月,导致一些小型材料采购颇费周折。项目管理团队利用在阿华人交流群获取货源信息,与各方沟通打通运输路线,租赁设备自行修路和清障以保证道路畅通。一建公司分项目经理骆振斌坚定地说:“这样的项目我们都能完成,以后遇到再难的项目也无所畏惧”。
总结出一套管理当地工程师的办法
项目地处撒哈拉沙漠腹地,施工过程中没有电话信号,卫星网络速度慢、稳定差,中国人到现场必须申请宪兵保护。因当地资源配合度不高,2021年2月以前,中方人员无法入驻施工现场,只能在200公里以外的瓦德市远程管理。为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管理团队招聘了大量当地工程师,现场施工协调和报验以当地工程师为主。如何用好当地工程师进行施工组织和质量管控,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项目管理团队总结了一套管理当地工程师的办法,即“规矩在先、责任到人、每天汇报、图表说话”,就像外输管线的收发球筒功能,让当地工程师作为管理的载体和延伸,每天去现场掌握进度、监督安全、清理问题、报验签字,项目部每天控制好发球筒和收球筒,既提高了现场组织和报验的效率,也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一建公司骆振斌、任鹏、田小飞、扶小军等为解决焊口热缩套施工质量控制困难,专门成立了QC小组攻克该难关,确保了无人区该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外输管线当地工程师Torch abd el illach感慨说:“我们当地工程师就是中国人的眼睛和双手,不仅要火眼金睛透视现场,还要根据指令指哪打哪”。
疫情期间坚持每天巡逻检查
2020年2月当地疫情爆发后,国内外航班受到很大影响,原计划执行外输管线施工的中方队伍无法按时动迁至现场。为保证施工节点,项目部在当地有限的工程资源中筛选、考核及招标,最终确定了由当地承包商MATRAFOR公司来执行外输管线施工任务。
为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和迅速解决问题,项目管理团队坚持每天在宪兵护送下巡查各施工现场。阿尔及利亚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恩俭在项目现场坚持了15个月,面对高温和沙尘暴,他经常鼓励大家:“疫情已经常态化,项目进油靠大家,只要全体一条心,再苦再累都不怕”。
HBR项目是联合体合作的标杆项目,双方业主高层殷切期望尽早投产以稳定阿尔及利亚石油供应,促进HBR项目二期、三期工程的建设规划。虽然疫情期间阿尔及利亚多个国际项目暂停,但HBR项目依然逆行疫情、强力推进。目前,HBR项目全体人员众志成城,排除困难,集中精力收尾和开工调试,全力保证实现4月份首次进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