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公司共成长 | 小黑屋,我的专属国际化记忆
40年弹指一挥间
我们迎来了公司40周年生日
北分人共同体会着这份成长的苦与乐
回首北京分公司的发展
足迹上同样布满了汗水
北分人努力拼搏,追求卓越
北分人奋勇向前,突破自我
演绎着一次又一次的成就和精彩。
经过了“出海”之初的艰难与拼搏
北分凝练了更有战斗力的团队
经过了发展途中的挫折与挑战
北分培养了更加坚定的意志。
回首来路,你有什么样的感慨?
我们找来了几位北分人
一起来听听他们《我与公司共成长》的故事。
四十载的岁月奋进,四十年的风雨迢迢,公司四十年峥嵘岁月中,永远无法避开的话题就是国际化。北京分公司作为国际化的排头兵。依靠一个个国际项目的学习和积累,逐渐成长为服务保障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作为分公司国际化的一份子,我与公司共成长的故事就从我工作中的几个第一次说起……
01、第一次干国际项目的压力与自豪
毕业前便听说北京分公司主要是干国际项目,当时的我对国际项目的认知几乎为零,但还是会对国际项目有无限的畅想,并自豪的向同学介绍。2012年,我正式加入北分,有幸参与到哈法亚项目中,这是我干的第一个国际项目,当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
项目上分配给我的工作任务是负责CPF2撇油罐、消防水罐和浮顶罐浮盘的设计工作。虽然经历了前期基础工作的训练,但真正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还是处处充满挑战。
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可怕的“小黑屋记忆”。那是四楼的一间空办公室,大家私底下称之为“小黑屋”。为了让我们这些“新兵”尽快成长,项目负责人会不定期抽查我们对进度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黑屋”便充当了临时考场。无论自己准备得多充分,每次都是被问得哑口无言铩羽而归。接下来便是疯狂查资料、请教老师傅,时刻准备迎接“小黑屋”新一轮的洗礼。
就是在这种压力和鞭策下,储罐设计工作中,我会下意识地去搞懂图纸上每个尺寸的要求、每个技术要求的出处。为了被问到计算问题时顺利过关,我把所有储罐和浮盘的计算程序重新编写了一遍,至今仍受益匪浅。
2016年,我在哈法亚现场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5万方浮顶罐如铜墙铁壁一般屹立在HPS站场,消防水罐如消防战士一样时刻保卫着站场的安全,撇油罐日复一日承担着污水处理的重任,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谢“小黑屋”的一次次洗礼,让我在压力中成长,在成长中感受自豪。
02、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兴奋与感悟
干国际项目到海外出差必不可少。工作初期,看着周围同事时常背起行囊远赴海外执行项目,内心总是掩盖不住的羡慕。
2015年7月,我迎来了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机会——伊拉克SEP项目现场调研。伴随着对伊拉克安全局势的担忧以及第一次出国的兴奋,我开始了第一次海外之旅。
伊拉克的空气中弥漫着石油的气味。随处可见燃烧坑以及战争遗留下来的荒芜使得这个国度显得更加神秘。坚实的防弹车、厚重的防弹衣,注定这次旅程非同寻常。
接下来便是日复一日的现场调研。七八月份的伊拉克热得让人难以忍受,白天忍耐着50多度的高温灼热,没有休息的连日奔波,晚上无论多晚都要完成总结会,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天下来衣服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汗渍,这一次的海外经历让我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海外石油人的伟大与不易。
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默默负重前行。一位位平凡的海外石油人不辞辛劳的默默付出,撑起了分公司国际化的一片天空。
03、第一次干国际高端项目的煎熬与收获
2017年10月,我作为静设备专业中方负责人赴迪拜参与阿布扎比油田综合设施项目(BIFP)。BIFP项目作为公司的国际高端重点项目,其“急、难、险、重、新”的项目特点已广为人知。
第一次完全在海外执行项目,第一次执行中东地区高端市场项目,第一次面对ADNOC这样要求严苛的业主,第一次执行壳牌体系标准规范……项目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我而言是莫大的挑战。
按照FEFD设计的要求,所有撇油罐内部均须设置10米高的大堰板,这不仅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即便努力实现了也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并且隐藏着重大的安全风险。为了说服业主接受设计优化,取消大堰板,我一次又一次找PMC方沟通,但是对方依旧不为之所动。静设备专业的PMC是出了名的难沟通,最终问题上升到了ADNOC公司的技术中心。技术研讨会上一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我们从标准、可行性、安全性等各个角度说服业主同意取消储罐内部堰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这样的设计优化不仅降低了储罐的整体设计难度和安全风险,更为项目节省了大量的成本,仅钢材消耗就节省了400吨。这次的据理力争让我在今后的国际化工作中更加自信。困难并不可怕,只要直面困难总会有战胜各种挑战,完美收官的那一刻。
如今,尽管全球新冠疫情不容乐观,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返回迪拜迎接新的国际项目的挑战,这次我依旧坚定地行走在公司国际化的大道上……
因为身为公司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份子,我无时不刻不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