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供应链中断工作组”上线
▲ 4月23日在美国洛杉矶县长滩港拍摄的“能源观察者号”的电池
◆ 美国近期正式组建“美国供应链中断工作组”,作为政府提升经济竞争力和供应链弹性的第一步
◆ 美国推出关键供应链评估调整报告,具有短期应急、长期布局、主要对华、重塑格局的多重考虑,势必对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地区经济合作、中美关系等带来深刻影响
◆ 中国也应对自身重要的产业链全面摸底排查,早做应对预案和战略布局,为中美长期的产业链竞争与合作做多手准备
来源:2021年7月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3期
文/孙立鹏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美国商务部、能源部、国防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6月9日发布了《建立供给链弹性、振兴美国制造、促进广泛增长》联合评估报告,认定美国半导体制造及封装、电动汽车电池、稀土等关键矿产及其他战略原材料、药品和活性药物成分等4个关键供应链都存在漏洞和风险。
为此,报告强调美国必须通过重建生产和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可持续性、加大政府采购和支持力度、强化国际贸易规则、加强盟友伙伴合作、监控供应链中断情况等方式,修补关键供应链漏洞,夯实长期产业基础。
同日,白宫发表声明,正式组建“美国供应链中断工作组”,作为政府提升经济竞争力和供应链弹性的第一步。
多重考虑
美多部门联合发布产业链战略报告,具有多重考虑:
第一,这是执行拜登行政令的必然之举。
早在2月24日,拜登签署“美国供应链行政令”,责成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和总统经济政策助理与多个行政部门协调,全面评估审查上述四大领域供应链安全,并在100天内向总统提交报告。
据此,美四部门推出当前评估报告,认定美制造能力萎缩、企业短视逐利、他国与美经济竞争加剧、全球采购过于集中、美国缺乏“外交投资”等因素造成关键供应链风险,必须要采取措施弥补和应对。
第二,意在重塑美主导的全球关键供应链体系。
报告出台本身,意味着美国对于产业链的安全性考虑高于经济利益,确保美国产业主导地位和自身经济安全是首要考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自由分工已不是政策优先选项。
事实上,拜登执政以来正以“共同安全观”为由,打造关键产业回归国内、重要产业迁向盟友、一般产业迁往非“竞争对手”国家的产业链新格局。其核心,是为了提升美国国内关键产业链的弹性,以内促外、内外联动。因此,出台关键产业链评估报告,也是服务美国打造产业链新格局的必要准备和战略需要。
第三,这是重振“美国工人获益”的制造业的需要。
拜登把“美国工人获益”作为内外经济政策的核心,力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重振疫后美国经济,进而兑现竞选承诺、巩固执政基础。其目标就是要将更多制造业岗位迁回国内,改变产业长期“空心化”的局面。
通过供应链调整战略,辅之以税收和政策优惠手段,拜登政府有望一定程度上实现上述目标,在半导体制造、关键矿产加工等领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既要产业安全,又让经济获益。
第四,这是做足对中国战略竞争准备的需要。
美国在供应链问题上已将中国看作主要的风险和外部威胁,认定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制造中心地位,对美国产业安全和全球主导力构成了挑战。因此,美方需要仔细评估关键供应链的利弊得失,找出问题、弥补短板、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为长期的中美经济竞争做好充足准备。
四点影响
美国此举无疑也会造成多重影响。
首先,将破坏全球产业合作分工体系。
与特朗普在经贸问题上打“乱仗”、施行单边主义相比,拜登看似回归经济多边主义,实则践行的是排他性的伪多边主义。两者维护“美国获益”的自私自利的保护主义理念和产业政策具有相似性。
在产业链问题上,美国当前的做法是对特朗普重振制造业和产业链政策在继承基础上的调整。这势必影响以市场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合作,比较优势、经济效率让位于经济安全和意识形态之争,经济全球化与原有国际分工格局正在遭遇颠覆性调整,将加大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难度,而美国是始作俑者。
其次,导致区域产业分工出现“碎片化”苗头。
美评估报告强调,“不能单独解决关键供应链的脆弱性,必须与盟友和伙伴合作”“特别是与‘四边机制’和G7的盟友伙伴合作,加强集体供应链弹性”。这实则是“拉小圈子”,将产业链合作政治化、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以泛“安全观”概念的方式强行重组美国主导下的地区产业合作模式,必将破坏既有的地区分工格局。
再次,中美关键产业“脱钩”风险上升。
美国多家主流媒体分析称,拜登政府实施产业链措施的目标是让中国退出供应链,让更多盟友加入其中。事实上,美国的做法是在稀土、药品及原材料等领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将更多的产业转移到欧洲和其他盟友地区,是“拜登政府非常深思熟虑的政策转变”。
更值得警惕的是,除此次评估报告内容,美国已经有所行动。
例如,引领G7共同就所谓中国“市场扭曲”问题施压,以“中国经济模式不兼容”为借口构筑共同“利益观”,欲将中国排除在美主导的经济规则核心圈之外;美西方以中国存在所谓“人权”和“强迫劳动”问题构筑共同的“价值观”,在棉花等产业链上将中国产品排除在外;美国联合盟友,以中国科技威胁为说辞构筑共同“安全观”,欲将中国科技企业和产品彻底排除在现有全球体系之外。
在美国“三观”不正地推动对华部分产业脱钩的背景下,当前战略措施必将导致中美在某些领域的脱钩风险上升。
最后,中美经贸关系将遭遇挑战。
一方面,中美存在经贸摩擦的潜在风险。当前报告指出,美国将成立由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领导的“贸易打击力量”,应对他国破坏美国关键产业链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并将此纳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之中。其已挑明,产业政策目标主要针对中国。
此外,美国还欲启动对钕磁铁的“232调查”,评估其是否损害美国相关产业链,因为该材料主要来源地是中国。这意味着,美国在未来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产品加征新关税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加剧中美经济竞争。与特朗普打压中国不同,拜登政府在单边、多边对华施压基础上,更强调加大对美国自身的投入,以保持赢在未来的实力基础。
为此,美国当前提出动用全政府资源重塑产业链,加大在电池、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投资,为应对“尤其来自中国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势必会加大两国产业链的竞争因素,削弱互信合作基础,导致中美经济关系更趋紧张复杂。
综上可见,美国推出关键供应链评估调整报告,具有短期应急、长期布局、主要对华、重塑格局的多重考虑,势必对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地区经济合作、中美关系等带来深刻影响。中国也应对自身重要的产业链全面摸底排查,早做应对预案和战略布局,为中美长期的产业链竞争与合作做多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