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千亿氢能产业爆发,这一产业链核心标的都有谁?
本文选自界面新闻旗下公号“工业能源圈”(ID:IE_jiemian
北京市明确指出,可再生能源绿电制氢是产业长期低碳化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地方政策加持下,氢能产业热度再起。
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方案指出,2025年前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
分阶段来看,将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在交通运输领域,2023年前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探索更大规模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该方案不是仅限于北京市的发展方案,而是涵盖了京津冀地区。方案提出,将建立京津冀三地氢能产业发展统筹机制,由北京市政府会同津冀两地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超前布局、高位谋划京津冀氢能全产业链协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促进跨区域产业链条贯通。
今年7月19日,河北省能源局已印发《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河北氢能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10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到1万辆;培育先进的企业10-15家,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目前,全国多地在酝酿“十四五”期间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自去年氢能“十城千辆”细则出台以来,地方政府和企业均加大氢能产业链的投资。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浙江、天津、贵阳、宁夏等省份,以及江苏常熟,浙江金华、嘉兴等地均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或扶持政策。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CO₂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此次出台的方案明确指出,可再生能源绿电制氢是产业长期低碳化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撑。
根据全国能源信息平台的调研显示,中国目前制氢原料超过90%均来源于对传统能源的化学重整。其中,48%来自于天然气、30%来自于醇类、18%来自于焦炉煤气,仅有约4%来自于电解水。
据万联证券研究所测算,当用电价格低于0.5元/千瓦时,电解水制备的氢气成本才可与汽油相当。目前电价下,电解水制氢的成本在20-40元/千克,随着中国光伏及风电逐渐扩张,电解水制氢在未来有望达到平价,至10元/千克左右。
上述方案指出,将重点突破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成套工艺,高效大功率碱水电解槽关键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
氢能储运一直是制约成本的痛点之一。根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对上海加氢站成本的研究,站内制氢的加氢站与外供高压氢气的加氢站相比,加氢的成本更低,主要原因是运送到加氢站的“原料”工业氢卡车的成本相对较高。
方案也提出,要重点突破高压气态、高密度液态、高安全固态储供氢技术与装备,纯氢与掺氢管道输送技术。
今年7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
尽管政策频出,但氢能产业本身仍存在着发展阶段性的痛点,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川财证券指出,氢能目前所处阶段类似于锂电池在2010年的阶段,尚属于整个行业的导入阶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规模化降低成本,氢能源商业化进程将加快。
从存在的问题看,主要有90%以上加氢站利用率不足,加氢站亏损严重;资本过多集中电池环节,汽车端应用较少,技术进步有限;产业链各环节相对孤立,难以形成发展合力等。
从北京市方案的措辞上看,提出“从1到10”的目标,显然意味着政府认为,该产业在一定地域内已完成了最艰难的“从0到1”的起步阶段。
方案也指出,北京市现基本掌握氢能产业体系各技术路线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全产业链基本贯通。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数量约150家,其中,氢能供应领域73家,燃料电池领域89家。2020年,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产值约30亿元,总体处于中试到产业化过渡阶段。
氢能产业大规模商业化的曙光在即。受此消息影响,氢能板块也呈现爆发态势。
氢能产业链涵盖氢能源和燃料电池端。氢能端指氢气从生产到下游应用的过程,包括制氢、储运、加氢(加氢站加氢)等核心环节。
燃料电池端包括其上游核心材料,如双极板、膜电极及密封层等环节;中游主要为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包括电堆及供气系统等;下游主要为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在氢能端,制氢企业主要有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600028.SH)、美锦能源(000723.SZ)、卫星石化(002648.SZ)、东华能源(002221.SZ)、嘉化能源(600273.SH)、滨化股份(601678.SH)、金通灵(300091.SZ)等。
储运企业主要包括鸿达兴业(002002.SZ)、深冷股份(300540.SZ)、中泰股份(300435.SZ)、华昌化工(002274.SZ)等。
加氢企业主要包括厚普股份(300471.SZ)、雄韬集团(002733.SZ)、雪人股份(002639.SZ)、金固股份(002488.SZ)、浙能电力(600023.SH)等。
在燃料电池端也可以分为三类企业。一是核心材料企业,主要有安泰科技(000969.SZ)、科力远(600478.SH)、星云股份(300648.SZ)、贵研铂业(600459.SH)、中材科技(002080.SZ)、京城股份(600860.SH)等。
二是电堆和电池系统集成企业,主要包括新源动力、神力科技、大洋电机(002249.SZ)、东方电气(600875.SH)、国鸿氢能、潍柴动力(000338.SZ)、亿华通(688339.SH)等。
三是整车企业,主要有中通客车(000957.SZ)、宇通客车(600066.SH)、上汽集团(600104.SH)、长城汽车(601633.SH)、金龙汽车(600686.SH)等。
截至8月16日收盘,WIND氢能指数下四家企业涨幅达10%及以上。其中,厚普股份(300471.SZ)涨停20%,收于33.54元;大洋电机(002249.SZ)、美锦能源(000723.SZ)涨停10%,富瑞特装(300228.SZ)涨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