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发布双碳行动方案! 非化石能源将超油气占比?
6月29日
中国海油正式发布
《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中国海油“十三五”节能减排成果
总体思路和目标
实施路径
1、清洁替代阶段(2021—2030年)
碳排放达峰、碳强度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掌握负碳技术并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2、低碳跨越阶段(2031—2040年)
以油气产业转型、新能源快速发展为主要手段,控制碳排放总量有序下降,负碳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
3、绿色发展阶段(2041—2050年)
推进碳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并实现碳中和,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基本构建多元化低碳能源供给体系、智慧高效能源服务体系以及规模化发展的碳封存和碳循环利用体系。
实施方案
六大行动 23项重点工程
1、行动一:稳油增气保障
扩大油气产量规模、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
第1项 保障国家油气安全
亮点、垦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
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最大原油增产项目。
亮点、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开发工程项目开工
标志着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开发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亮点、中国海油在陆上成功发现千亿立方米大气田
山西临兴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实现新突破。
第2项 加快国内天然气产业发展
扩大国内天然气产量占比
完善基础设施布局,增加LNG引进量
加快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
提高国内天然气保供能力
做强LNG贸易体系,增强LNG获取能力
开拓天然气市场,扩大国内天然气消费
亮点、“深海一号”助力南海万亿大气区建设
中国首个自主完成设计、建造和安装的大型深水项目,每年可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
2、行动二:能效综合提升
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持续推进节能减排
第3项 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全面推进海上区域电力组网
-大力推广余热回收技术
-加强冷能回收利用
亮点、国内海上油田首座余热回收电站和尾气脱硝净化处理电站
年发电2551万千瓦时,年二氧化碳减排量41455吨。
第4项 推进生产过程节能增效
-加强用能管理及工艺优化
-改造更新用能设备、优化用能设备运行模式
第5项 加强火炬气回收利用
-加强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
-减少炼化企业火炬排放
亮点、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
流花16-2油田群轻烃回收装置每日最多可回收LPG(液化石油气)300立方米,已累计回收LPG超过3万立方米。
第6项 优化改造生产工艺流程
-优化调整终端配气工艺
-改进催化裂化生产工艺
-优化电厂运行机制
案例、我国首个“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
中海炼化惠州石化炼厂建成投用,成功实现了传统炼厂生产方式的更新迭代,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起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炼厂。
第7项 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智能油田、智能工厂、智能工程建设
-开展碳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案例、秦皇岛32-6油田智能化改造
作为我国首个大型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项目,该油田于2021年10月完成全流程智能化建造并全面投用。
3、行动三:能源清洁替代
调整燃料和能源结构
减少高碳能源使用
第8项 大规模推广岸电入海
-提高海上平台岸电使用比例
-支持钻井平台反供电或岸基供电
-船舶靠港停泊时使用岸电
亮点、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示范项目投产
我国首次实现海上变电站互联环形供电,让海上供电更稳定更绿色。
第9项 调整燃料和能源结构
-推进锅炉发电气代煤
-推进船舶LNG替代燃油
亮点、中国海油首次在进博会上与合作伙伴签署LNG合同
中国海油目前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LNG进口商。2006年至今,中国海油已为国内引入LNG资源超2亿吨。
第10项 实施低碳原料替代
-推进制氢原料低碳化
-探索天然气发电低碳发展
第11项 促进清洁电力和热力替代
亮点、中国海油首台39万千瓦发电机组投产
中山嘉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40万千瓦,中国海油有望建成全国单厂最大天然气发电厂。
4、行动四:产业转型升级
逐步退出高碳业务
提高低碳产品比例
第12项 推动炼油化工产业链升级
-延伸发展炼化产业链
-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在高端化学品领域实施战略性合作或并购
亮点、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进行核准前公示
2022年5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进行核准前公示。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总投资520.81亿元,建设期限为42个月,主要建设内容为16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共18套化工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该项目已列入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
第13项 调整化肥化工产品结构
-延伸发展高价值产业
-开展二氧化碳化学利用
第14项 发展综合能源技术服务
-打造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专业服务链
-提升能源综合服务能力
-做大节能环保产业
亮点、中国海油建成第一座综合能源站
2021年11月,第一座5G智慧加油站中海油星城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星峰综合能源站在上海正式亮相。
第15项 发展碳中和技术和产业
-培育和发展CCUS
-探索培育碳汇产业
-拓展二氧化碳利用市场
第16项 建设零碳产业示范
亮点、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启动
中国海油在南海东部恩平15-1油田群启动国内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
CCUS产业链参考示意图
5、行动五:绿色发展跨越
积极发展海上风电
择优推进陆上风光
第17项 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加快浅海风电发展
-推进深远海风电产业化进程
亮点、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江苏竹根沙(H2#)项目年上网电量约8.6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27.9万吨、减少碳排放57.1万吨。
第18项 择优推进陆上风光产业
-择优发展陆上集中式光伏风电产业
-因地制宜集约化发展分布式光伏
亮点、中国海油首个兆瓦级分布式
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珠海管道光伏发电项目年平均发电量约108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2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9吨。
第19项 探索和培育氢能产业
-探索发展规模化制氢产业
-开展加氢综合能源示范站建设
第20项 探索发展多能互补
综合能源供应业务
-积极发展多能互补供能模式
6、行动六:科技创新引领
加强油气技术攻关
发展零碳负碳技术
第21项 进一步加强油气产业链
重大技术攻关
第22项 大力发展碳减排、碳中和技术
-加强火炬气回收技术攻关
-大力发展CCUS技术
-推进二氧化碳化学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
-积极探索发展海洋碳汇技术
-发展海上地热利用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技术
-探索二氧化碳固化及置换开发
亮点、中国海油恩平油田群百万吨
碳封存CCUS示范项目
中国海油将在800米深的海底水库中封存总计146万吨的二氧化碳,储存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1400万棵树或减少100万辆汽车上路。
第23项 加强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研发和推广应用
亮点、文昌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开工建造
标志着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及示范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保障措施
完善组织保障
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管理机制,推动形成决策、管理、研究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以助力公司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全方位推动建立集团公司绿色金融体系,统筹金融资源配置,协同内部绿色产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推进碳资产管理
以碳配额清缴和合规履约为主要管理目标,从碳排放数据、碳排放指标、CCER开发、碳交易履约管理的四个方面开展碳资产管理。
创新体制机制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持续推进并深化公司的市场化改革。
加强开放合作
有效统筹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力量,立足合作双赢,助力公司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亮点、全国首单CCER碳中和服务信托成立
2021年4月,全国首单以CCER为基础资产的碳中和服务信托“中海蔚蓝CCER碳中和服务信托”成立。
强化人才保障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培养与引进并举,打造具有高水平低碳管理能力和低碳产业竞争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