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如何看待中国海工装备总装建造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今年九月,在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宣布,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领域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作为国家矿产登记和普查机构,自然资源部公布了一个与制造业相关的结论,其可信度不免令人怀疑。然而,这一判断并非毫无根据。这里的关键词是“总装建造”。
中国海工装备总装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指的是体量,而非质量,就是所谓的大而不强。过去业界把中国的造船工业比喻为船壳工业,海洋工程也大体如此。从质量看,中国海工距体量为第二和第三方阵的欧美、新加坡和韩国还相距甚远。
中国海工装备体量的迅猛膨胀得益于2010年后我国将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定位成新兴战略产业的国家政策。此后,中国在全球海工市场份额从9%激增到41%,订单数量和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海工大国。除了国家政策扶持,中国庞大的修造船产业基础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催化了中国迈向海工总装第一方阵。
就体量而言,过去10年,中国在海洋钻机领域获得137个订单,为世界之最,订单总额321亿美元,略高于新加坡,但远不及韩国的620亿美元。中国海洋钻机订单的平均价格最低,仅为2.3亿美元,韩国最高,为6.6亿美元。
10年前的船厂转型潮催生了星罗棋布的海工企业。据统计,中国有15家船厂有交付自升钻井平台的业绩。在钻机订单爆满的年代,这些船厂建造了上百座自升式平台。全球钻井市场随油价暴跌而低迷之后,船东纷纷弃船,致使80多座平台从2017年开始滞留中国(目前已经交付大部分)。
中国目前形成了两大海工重镇——长三角海工聚集区和渤海湾海工聚集区
长三角海工装备总装企业有招商局集团下属的招商重工江苏公司、中远海运集团下属的启东、南通、上海、舟山海工基地、中交集团下属的南通振华重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渤海湾有七家海工装备总装企业,分别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大船海工公司、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博迈科海洋工程公司、蓬莱巨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及青岛麦克德莫特武船。
如今,以中远海运重工和博迈科海洋工程为代表的中国海工企业继承了当年钻机业绩的荣耀,分包了包括日本顶级浮式装备专家 Modec 和荷兰 SBM Offshore在内的总包商几乎所有在建的23艘浮式装置FPSO。据统计,中国船厂目前承建了全球大部分在建 FPSO 的船体、46% 的上部模块建造,以及 35% 的船体和上部模块的集成。
中远海运重工位于启东、大连和舟山的生产基地为多艘FPSO改装船体、建造上部模块或整个装置,这些项目包括Almirante Barroso MV32、Leopold Sedar Senghor、P-71、Ana Neri、GTA、Miamte MV34 和Energean Power。
模块专家博迈科海洋工程公司目前正在为Almirante Barroso MV32、Ana Neri、Anita Garibaldi MV33、Leopold Sedar Senghor、Bacalhau、Miamte MV34 和 Sepetiba七艘 FPSO 提供上部模块。
其他船企包括中集来福士、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石油工程、招商局重工、蓬莱巨涛和珠海巨涛为Ana Neri、P-71、Marechal Duque de Caxias、Penguins、Lufeng 12-3、Sepetiba、Alexandre de Gusmao 和 Ana Neri等FPSO提供船体、上部模块或系泊系统的设计、采购和建造。
目前为止,SBM 已在中国下单制造了七座标准FPSO船壳,这些FPSO 计划部署在埃克森美孚运营的圭亚那 Payara 油田或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服务。FSPO为生产装置,大多为正在开发的油田量身制造,船东弃船风险低。
中国海工企业建造硬件设施一流,融资能力强,但研发能力不足
韩国和新加坡海工企业往往提前介入研发,实现主流装备基本设计知识产权自主化,专注于中高端EPC项目,如超深水钻井船、半潜式生产平台和FLNG。
中国海工大而不强是不争事实,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进口欧美设备。过去10年,中国建造的海洋钻井平台钻井包的进口数量为143个,进口率为88%,国产化率为12%。即便是国产钻井包,其核心设备也采购国外主流品牌。这一现状至今未改变。
水下油气设施也几乎都选用进口设备,关键设备和系统对外依存度非常高。这个局面最近有所改变。国家正在增加海工非关键设备和系统部件的国产化率。但越接近核心,难度越大,推进速度越慢。目前,我国海工设备供应商对核心关键设备市场的渗透还非常有限。
我国对大多数海工关键设备,比如钻井包、水下生产系统和FPSO单点系统都进行过项目科研,其中一部分形成了样机,一部分进入了海洋实测阶段,还有少数设备,比如大功率锚机获得了一定海工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我国海工关键设备还没有形成市场竞争力,与欧美产品在质量、稳定性方面差距依然较大。
欧美企业作为海工EPC承包商具有大型海工项目总包、及装备概念设计和基本设计能力以及完善的供应链,造就了TechnipFMC、Aker Solutions、Saipem、McDermott、Modec、SBM、NOV、ABB,Siemens,Kongsberg 这样的海工核心设备和系统供应商。
今年7月中海油传来了好消息,宣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浅水水下采油树的成功研发应用,可释放更多油气探明储量。中国海油历时3年,与材料工程、焊接工艺、水下防腐、海生物防治等10余个专业配合,整合国内外100余家供应链,完成国产化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的1358个零部件的设计、加工、组装和测试工作,攻克了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难题,国产化率达到88%。
与此同时,由中海油牵头的国家工信部“水下生产系统国产化示范应用”专项攻破了深水采油树的技术难关。第一套国产深水采油树已经安装在中国南海东方1-1气田乐东气田,每年可生产天然气约2亿立方米。
此前,这种水下采油树技术一直被TechnipFMC、OneSubsea、Baker Hughes和Aker Solutions四家欧美公司所把持,它们控制了水下采油树90%的市场,导致水下生产系统采办周期长、价格高、维修保养难,长期制约着我国海洋石油自主迈向深水的步伐。
中国海工技术公司破茧而出
2021年底,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海工)的成立如沐春风。这家坐落于上海的公司册资本人民币200亿元,由10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中国船舶现金出资人民币38亿元持股19%,其他参股公司分别现金出资人民币18亿元持股9%。
公司集中国海工行业大佬于一体,参股公司有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投资发展、中国中车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及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和中集集团。
公告显示,中国海工技术首期到位资金人民币20亿元,全体股东按照持股比例以货币出资。首期到位资金主要用于满足统筹资源、搭建创新体系、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等需要。其余注册资本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30年内缴足。
公司总经理李小巍曾任海油工程副总经理和中国海油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李小巍将中国海工定位为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创新型专业技术公司,聚焦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工程技术研发,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加快提升海洋工程智能化水平,提升中国海工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
具体来说,中国海工负责海上项目的整体设计和装备总装,以及海工装备的相关软件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海工装备相关软件的开发,通过创建和部署新程序和技术来实现,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率控制能力。
中国海工需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
目前国际油价高企,美元汇率大幅度提升,大大提升了国内海工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有能力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业界对中国海工报以期待,它将引领中国海工装备的深度研发,或将通过参股和并购外国海工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在去碳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海工尤其需要关注新造海工装置的低碳排放解决方案。这方面欧美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
马士基钻井公司(Maersk Drilling)最近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化部门,进一步帮助海洋钻机降低排放并提升智能化水平。Horizon56的第一个产品是 RigFlow 解决方案,将核心工作流程数字化,包括运营商的油井计划与海上钻井平台操作之间的信息和数据流。
Transocean也宣布,到2030 年,公司船队温室气体 (GHG) 排放强度将比2019 年水平降低 40%。为 Transocean 的全球高性能钻井船队提供动力所需的大部分能源来自将柴油燃料转换为电力,通过节省燃料和其他措施来减少整个船队的排放。
若干年后,低碳和数字化海工装备将成为主流。低碳化将提升钻机整体效率,降低油耗,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低碳改装可以通过使用天然气或者甲醇等燃料来实现。使用天然气和甲醇需要改装平台的发电机组,并且在甲板加装储气罐。
如何打造海工强国?
发展高端制造产业需要通过若干个阶段,较长时间才能实现。首先,中国面临欧美国家对核心海工技术的封锁以及新加坡和韩国对高端项目的激烈竞争。其次,国内海工企业负债高,研发投入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动力不足,海工内部同质竞争严重。
打造海工强国还需首先打通行业痛点,提升行业集中度,强强联合,减少内部恶性竞争和重复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配套产业,创建全球海工装备中心。
同时,需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项目利润水平,加强研发实力,尤其是海工装备基本设计。同时完善海工关键设备的供应链,不断培育发展本土供应链。项目执行需要提升决策效率,缩短建造周期,不断提升质量,做到按时按预算交付。战略上做好前瞻性规划,做好海工全周期发展方案和低迷周期应对预案,在市场旺盛时期提前储备资源,准备资金,避免海工行业在低迷时期发生大规模人才流失和人才断层,乃至走向破产,对集团公司和国家造成负担。在业务方向上需要根据市场行情和公司优势,进行适度多元化,减少海工周期的强波动性给公司经营造成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