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读大学,石油工人高东斌“追赶技术进步”

2022-10-25 09:21:55  浏览:787  作者:来源:南方周末

47岁读大学,石油工人高东斌“追赶技术进步”

▲  中为高东斌。 (受访者供图/图)

“石油行业是咱们国家能源支柱产业,生产技术也不断更新,所以我们这些操作人员更要不断学习,跟上技术进步。”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文|南方周末记者 卫琳聪

责任编辑|冯叶

高东斌是说着东北话的广东省党代表,2007年,38岁的高东斌从锦州南下惠州,成为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下称惠州石化)的一名一线工人。

他从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做到全国劳模,亲历中国石化行业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目前具备独立建造千万吨级炼油厂的能力,以惠州石化为例,现在项目上的大型设备都由中国自主生产。重油催化炼化、渣油加氢等技术也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能把原油吃干榨净”。

“石油行业是咱们国家能源支柱产业,生产技术也不断更新,所以我们这些操作人员更要不断学习,跟上技术进步。”高东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1、学习贯穿始终

1988年,高东斌从技校毕业,到锦州石化的炼油厂工作。厂里刚好上马第一套重整装置,这是对石油进行二次加工的重要装置,由原油炼化而得的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才能进一步生产各种重要的石化产品。

高东斌到岗后便被派去学习重整技术。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时厂里没有这方面经验,新成立的重整车间是从其他装置上抽调人员,都没干过重整装置。

之后,高东斌和同事们先后到山东、大连等有经验的炼油厂实习、学技术。此后三十多年,他一直跟重整装置打交道。

他刚参加工作时,重整装置已在国内炼油厂普及开来,当时建的主要是生产效率较低的半再生重整装置。1990年代,国内开始出现效率更高的连续重整装置。

锦州石化也在2005年上马了第一套60万吨的连续重整装置,高东斌作为负责人之一参与组织了整个项目的开工过程。

从半再生重整到连续再生重整,高东斌在锦州石化工作了近二十年,先后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

2007年,38岁的高东斌决定南下广东惠州。当时中海油为了完善自身产业链,在惠州大亚湾首次独资兴建炼油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集中加工高含酸重质原油的炼厂。这种油成本低,但炼化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

“我在锦州干了这么多年,一直在一个地方工作,眼光、知识储备还是有局限性,我感觉(加入惠州石化)对我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帮助。”他说。

按照规划设计,惠州炼油一期项目原油加工量达1200万吨,包含200万吨重整装置。“这种大型的重整装置我还真没见过。”高东斌说,这样的体量当时在国内位居前列。

并且,惠州炼油一期项目采用的是重整-芳烃联合装置,在石脑油催化重整后直接提取芳烃,用以生产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化工品。这引发了高东斌的兴趣,“原来我没干过芳烃,又能多学一点知识。”

尽管身边的亲友对自己的选择多有不理解,高东斌还是只身来到惠州。在惠州石化工作的15年间,“学习”贯穿了他工作的始终。

2007年,惠州大亚湾的石化园区入驻项目还不多,沿途尚显荒凉,公司给工人们配套的宿舍也没有建好。一到岗,高东斌先被派去南京学习了半年。同行的多是刚毕业的学生,年近不惑的高东斌跟大家一起上课。

高东斌自此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把平时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操作经验都记下来。十几年下来,办公室堆了多少本笔记他已经记不清了。“总看那些技术问答,看十遍不如写一遍。”

这些笔记成了高东斌的法宝。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建设时曾遇到操作问题,他一查笔记,同样的问题一期也遇到过,马上提出解决方案。

2、坚持“传帮带”

2013年,高东斌作为中海油第一批技能专家赴德国学习,他在行李中装了4本德汉词典。团队配有德语翻译,但涉及专业操作,他还是自己查。“我对德语一窍不通,有时候词典能翻一翻(专业操作)对应的是哪个词。”

去德国的同一年,毕业二十多年的高东斌又回到学校上课。他自考了广东石油学院的大专。“还是感到知识上有些欠缺,学历不单单是学历,也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认可。”

三年后,他又考上了本科,那年他已经47岁,是教室里年纪最大的学生。

刚开始他担心自己考不上,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备考。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他高兴地发到微信群,给班组里的年轻人看。“我这么大岁数都考上了,你们也得更加努力。”

高东斌是班长,在惠州石化十几年间,不仅自己学习,也坚持“传帮带”。在他的影响下,班组里好几个年轻人都报考了本科。

刚到惠州石化时,赶上一期项目竣工收尾,高东斌要带着班组挨个检查设备安装情况,保证后续顺利开工。

尤其是芳烃装置部分有十多个塔器,每个塔器多达上百层塔盘,各层间高度不过五六十厘米。当时塔器里没有隔热保温措施,惠州天气远比东北热,白天太阳一晒,塔器里的温度能升到四十多摄氏度。

高东斌带的班组里一多半是年轻人,缺乏操作经验,高东斌带着他们在各个塔盘间穿梭,边干边教。

在惠州石化,高东斌先后带了十几个徒弟。他所带班组成员中2人被评为“技术标兵”,1人被聘为惠州市首席技师,5人成为高级技师。

高东斌认为,现在的年轻工人学历高、脑袋聪明,但他在巡检等日常工作中依然要求严格。石化行业是高危行业,一旦出问题,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大家不负责任。

3、“向新材料高端化学品转变”

“十三五”规划时期,石化产业进一步转型,着力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炼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

去德国参观时,高东斌记得当地化工园区自动化水平较高,“看不到几个人”。2022年,惠州石化也建成、投用中国首个“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厂区采用5G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5G作业AI监护等。

2017 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高东斌催化重整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几年时间里,高东斌带领工作室累计完成创新课题64项。仅一项预加氢装置操作方法就可缩短装置开工时间8小时,节省操作费用24.3万元,在中国海油炼化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

此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高东斌认为,这要求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创新,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同时调整产品结构,从生产汽油、柴油等燃料产品向新材料高端化学品转变。

“(返回工作岗位后)要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做好本职工作,抓好现场安全生产。同时也要培训班组成员学习技能,做好技能传承和创新。”高东斌说。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