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石化:84万吨乙烯年产量“诞生”记
2018年,扬子石化乙烯年产量达到84万吨,创造了公司成立35年来的历史新纪录。当天,烯烃厂乙烯联合装置控制室大屏幕亮出“乙烯联合装置2018年产量突破84万吨,创造装置历史新纪录”红色喜报,格外显眼,岗位员工面对喜报热烈鼓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乙烯作为石化产业的标志性产品,2018年市场需求好,盈利能力突出。为此,扬子石化紧紧抓住机遇,增产乙烯,提升绩效,实现了乙烯产量和装置绩效的新飞跃。
消除设备隐患 助力乙烯增产
2018年4月的一天,乙烯联合装置甲班外操彭跃坤巡检至分离产品罐区,发现一台丙烯输送泵泄漏,立即向车间汇报,并进行现场紧急处理,避免了隐患扩大。
扬子石化乙烯联合装置运行年代久,特别是1套乙烯装置已运行30多年,机泵设备隐患增多,特别是轻烃泵、热油泵等属于高危泵。乙烯联合装置副主任黄楼介绍,装置上有数十台高危泵,原来使用的单密封面,一旦发生轻烃物料泄漏,就会影响乙烯装置的安全生产,制约产量提升。
2018年,扬子烯烃厂对高危机泵进行了隐患整治,分批对这些高危泵进行改造,将单密封面改成双密封面;同时,增加了密封液罐,采取两道安全防线,即使第一道主密封失效,所有物料将会进入第二道密封液罐,然后排入火炬系统,确保装置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2018年12月,乙烯联合装置高危泵改造工作全部完成,为乙烯联合装置安全稳定高负荷高效率运行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扬子石化还定期对乙烯联合装置数万个静密封点进行泄漏检测,发现漏点及时消除。乙烯联合装置开展了大轮班劳动竞赛,四个轮班相互“比学赶帮超”,全年查找和处置各类隐患上千条,全部实现闭环。
仇帅是乙烯甲轮班值班长,他带领班组员工以“抓实学习教育、抓实安全培训、抓实巡检操作”为突破口,开展“安全型”班组创建活动。该班外操彭跃坤、裂解班长薛士瀚等人多次发现并消除重大隐患,受到公司表扬嘉奖,甲轮班也获得公司“安全型”班组荣誉称号。
持续优化运行 增产乙烯创效
“厂里成立了增产乙烯领导小组,通过科学评判找准制约装置进一步提升负荷的瓶颈,逐项制定优化措施,提高乙烯产量。”扬子石化烯烃厂厂长洪晓江说。
年初开始,扬子烯烃厂成立了增产乙烯领导小组,对乙烯装置“问诊把脉开良方”。他们通过多种措施,稳定裂解气压缩机吸入压力,提高裂解气流通量进而增加乙烯产量;通过优化循环水系统,缓解夏季高温天气对乙烯负荷的限制,进一步增加乙烯产量。通过优化调整乙烯联合装置裂解炉运行方式,长时间保持乙烯联合装置的高负荷长周期稳定运行。投用了新的液化气蒸发系统项目,乙烯装置液化气日加工处理量提高了10%以上,确保了乙烯日产量在2300吨以上。
烯烃厂提出了84万吨乙烯的年度奋斗目标,作为乙烯联合装置分管生产的副主任,2018年四季度以来,王彬彬感到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
11月中旬,扬子石化烯烃厂响应公司号召,开展了“大干四十天,向84万吨乙烯年产量奋斗目标冲刺”活动。乙烯联合装置对照冲刺目标,重点围绕生产方面,制定了持续增产乙烯、落实冬季安全生产、完成低氮烧嘴改造三大任务及相应措施,科学组织装置高负荷生产。这些措施让王彬彬更加坚定了信心。
2018年12月15日晚,寒冷雨夜,刚交接班后,1套裂解岗位班长徐晓庆巡检发现,液化气系统一液位计指示失真,立即联系电仪人员处理。技术员王贤罡闻讯,冒雨从家里赶到现场。经过4个多小时的调试和抢修,避免了因液化气系统压力波动而影响裂解炉运行。围绕增产乙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乙烯联合装置优化运行上下足了功夫。
成本效益分析 提升乙烯绩效
在扬子烯烃厂乙烯联合装置办公楼和控制室的墙上,“乙烯绩效提升看板”格外引人注目,每月乙烯装置“高附加值产品收率”、“高附加值产品能耗”、装置“加工损失率”三大指标数据清晰明了。
为了提升乙烯联合装置运营绩效,烯烃厂成立了乙烯绩效提升优化小组,厂部和乙烯装置每月开展乙烯全流程优化及成本效益指标分析,确定乙烯产量、生产成本、运行负荷及高附加值产品收率之间的最佳操作点和效益平衡点,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优化调整措施,做到每月、每日动态调控。
乙烯绩效提升优化小组针对不同油品品质状况和装置生产运行负荷,调整裂解原料结构及投入量;调控裂解炉出口温度,实现不同原料在不同炉型上的最佳操作温度,确保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定期分析火炬气样,监测火炬气中高附加值物料含量变化,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并与装置设计值对比,及时优化工艺操作,排查消除漏点,压减火炬气量达60%,减少高附加值物料损失;把绩效指标细化为操作指标,发动一线员工精心操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乙烯联合装置不仅创造了84万吨年产量的最高纪录,而且达到了吨乙烯原料成本同比下降40元以上的历史最好水平。在集团公司“比学赶帮超”竞赛中,扬子石化乙烯装置进步明显,列进步榜第一名,2018年全年,共获得3面红旗、44颗红星。
(陶炎 周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