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船舶海工产业大会:签约34个!50亿!

“从新出发 向海图强”共筑绿色智能产业链擘画海洋经济新蓝图2月18日,由大连市政府主办的“大连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大会...

“从新出发 向海图强”

共筑绿色智能产业链

擘画海洋经济新蓝图

2月18日,由大连市政府主办的“大连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大会”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从新出发 向海图强”为主题,吸引了203家配套企业参会,此外还有国内外行业协会、中省直企业、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等共计240余家单位600余位代表参会,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共绘海洋经济蓝图。

image.png

步入会场,仿佛走进了“大连船舶历史发展长河”,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座钻井平台、第一艘航空母舰等大连造船业历史上标志性船舶和海工装备一一展现,大连船舶产业形成的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海工装备、特种船、配套产品、气体船七大谱系展览完整地呈现到观众眼前

会场布置以蓝色为主色调,融入海浪、船舶轮廓及海洋生物等元素,营造出浓郁的海洋气息。主题通道串联起船型展区、参会企业名录墙及政策展区等功能模块,使参会者在行走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大连船舶工业的发展脉络与肩负的时代使命。大会的设计融合了大连的海工船舶元素,通过视觉体验和文化内涵,展示了大连在船舶和海工领域的综合实力与发展前景。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是大连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推动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本次会议发布了市政府常务会议最新审议通过的《大连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紧盯创新引领、产业强链补链、国家规划导向和重大战略布局,奋力推进传统领域“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占先”。

image.png

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了船舶海工配套产业政策,围绕新投资建厂的项目、新落户配套企业、租用厂房生产经营企业、盘活闲置厂房企业、科技创新等实验室、紧缺外籍人才等方面给予资金保障。

本次会议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50多亿元,涵盖船舶总装企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船舶原材料及船用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智能制造、船舶产业园建设及采购供销等领域。签约项目涉及投资类、采购类、研发及战略合作类三种类型,其中投资类项目占比最高共计23个,采购类项目8个,研发类、战略合作类项目3个。23个投资类项目中,大连本地项目11个、域外项目9个、外资项目3个。

从项目特点看

一是四大总装船企龙头带动明显,共签约11个项目。

二是央企国企引领示范增强,中远海运重工、宝武钢铁积极行动,签约9个项目。

三是长三角地区企业纷纷行动,上海、江苏船舶企业闻风而动,签约9个项目。

四是新质生产力项目助力结构调整,共签约15个项目。

五是实施“焕新计划”,盘活闲置资产动力强劲,签约8个项目。

六是船舶产业园集聚效应增强,长兴岛船舶和海工产业园签约11个项目。高新区依托大连海事大学科技园,打造豪之英船海科技大厦特色楼宇,不断集聚新型研发机构和瞪羚企业等新质生产力项目。

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表示,大连市隆重召开船舶和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大会,这是全市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市”征途中的一次盛举。聚焦“两重”“两新”,一系列政策重磅发布,一大批合作项目签约,吹响了全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冲锋号,让我们深受鼓舞,也倍感振奋。未来恒力重工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年加工钢板230万吨、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生产发动机 180 台的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船厂,助推中国造船站上全球行业制高点,进一步助力海洋强国、造船强国建设。

大连作为中国重要的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基地,肩负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本次大会的召开,展现了大连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世界级船舶和海工产业基地的坚定决心和强大信心。

大连将以大会为契机

凝心聚力、开拓创新

共同谱写大连市

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TAG: 无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