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第一次筹备工作会在上海召开
3月21日,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筹备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汇报了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筹备工作方案和进展,介绍了有关工作计划和方案以及高级海事论坛的筹备情况和最新进展,并针对国外嘉宾和行业权威邀请、特色活动、会展服务、安全、宣传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来自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上海市相关部门等单位的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展规模
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两大海事展之一。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总展览面积超过95000平方米,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境外参展商占42%,境内展商来自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浙江舟山,江苏南通、镇江和上海浦东组团参展。同时,该届会展还吸引了超过100个国家/地区的80518名专业观众参观会展,参观人数同比增长12%,会展整体规模连续两届超过德国汉堡海事展,位居全球第一。
本届会展计划租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W5,N1-N4馆,展览面积将超过10万平米。在船市的繁荣、宽松的入境政策、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行业地位和上届会展的成功举办等积极因素的影响下,截至3月20日,已预订展位面积已达到展馆容量,后续报名企业将进入排队系统。N馆为境外展区,除中国境内展团外,已确定的国家和境外地区展团为16个。W馆为境内展区,五个展馆全部展位已销售一空。从地域分布来看,除港澳台地区企业外,境内共有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企业参展。
展商特点
本届展商还呈现以下特点:新展商多,已确定的境内新参展企业达到境内报名企业的1/4;新展商质量高,不乏“小巨人”、“专精特新”、“专项冠军”企业;老展商纷纷扩大展位面积。本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将特别在N4馆设立“未来能源展区”,并继续在N3馆设置“邮轮内装展区”,邀请有关企业在此集中展示并举办相关交流活动。
海事论坛
根据目前海事业发展趋势,本届高级海事论坛主题初步确定为“智慧领航 绿色共生融通创新”,聚焦智慧、绿色、创新和合作的主题,场次设定上继续保留5+1的模式。其中五场为固定场,包括“主题报告”、“船舶与海工”、“航运与港口”、“海事金融与法律”、“配套设备技术”,还有一场为特色场。特色场将与“未来能源展区”结合,在展区的会议区举办一场宏观论坛加系列专题研讨会,内容将涉及甲醇、氨、氢、核能、风能、海洋能,以及各类节能环保技术等,全力推动海事业向着IMO及各国设定的目标迈进。
当前,全球新造船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海工市场加速复苏,装备运营市场保持高位,新建订单总额达到十年新高。美国新一届政府能源政策转变,进一步刺激了传统海工市场和海运市场的发展与调整,全球海事业呈现出“传统装备市场依然生机盎然,新技术继续茁壮成长”的局面,不少权威机构预测,海事业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趋势。不过,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以及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让国际关系显得更加脆弱,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对海事业这一传统领域的影响不容小觑,主流船东发展策略的反复调整更为海事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色彩。
会议指出,在此背景下,创建于改革开放之初、肩负推动产业合作使命的本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将被赋予更重的时代意义,必须扛起作为中国与国际海事界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桥梁和纽带的责任,为全球海事业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寻求国际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