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阿根廷FLNG盛宴:四座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引爆全球承包商争夺战

在全球能源版图剧烈重构的当下,阿根廷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新一代液化天然气(LNG)强国。随着壳牌与YPF合作的500亿美元巨型LNG项目加速推...

image.png

在全球能源版图剧烈重构的当下,阿根廷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新一代液化天然气(LNG)强国。随着壳牌与YPF合作的500亿美元巨型LNG项目加速推进,以及ENI与YPF最新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个南美国家已明确规划了四座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FLNG)的宏伟蓝图。这一战略性布局不仅将彻底改变阿根廷的能源出口格局,更在全球FLNG建造领域掀起了一场跨国承包商的"淘金热",而中国企业凭借与ENI等国际巨头的深厚合作基础,正站在争夺这些百亿级项目的有利位置。

阿根廷LNG战略的核心支柱建立在两组关键合作伙伴关系之上。一方面,YPF与壳牌组成的合资企业正在推进"阿根廷LNG"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首期就包括两艘年产能各500万吨的FLNG装置。另一方面,YPF还与泛美能源(PAE)、Golar LNG等组成"南方能源"联盟,开发另一组LNG出口设施。该联盟已经从Golar获得一座FLNG船的租赁。ENI最新加入带来的两艘各600万吨产能的FLNG计划,阿根廷海域将至少出现四座FLNG的壮观场景。

这些项目的底气来自于瓦卡穆埃尔塔(Vaca Muerta)页岩区——这个储量达308万亿立方英尺的超级气田,其规模仅次于美国页岩气田,2023年已贡献阿根廷天然气总产量的40%以上。YPF首席执行官Horacio Marin直言:"我们看到全球范围内对瓦卡穆埃尔塔天然气的巨大兴趣,既有来自大型生产商的,也有寻求气源的国家。"这种资源禀赋与全球LNG市场预计到205年将出现2.5亿吨/年的供需缺口形成完美契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选择FLNG技术路线展现了其能源战略的务实性。与传统陆上LNG工厂相比,FLNG具有投资灵活、建设周期短、环境影响小等优势,能够快速将天然气转化为出口收入。YPF与壳牌的项目设计充分体现了这种分阶段、模块化的智慧:先用FLNG实现快速出口,再逐步建设陆上模块化液化设施,最终到2032年形成3000万吨/年的总出口能力。这种"海上+陆上"的双轨模式,为阿根廷在动荡的全球能源市场中提供了进退自如的战略弹性。

随着YPF与壳牌计划在2025年8月启动第一座FLNG前端工程设计(FEED)招标,一场涉及亚欧美三大洲的承包商争夺战已悄然打响。目前已知的竞争者组合呈现出鲜明的国际化特征:三星重工单独竞标、惠生新能源独立出战,而法国Technip Energies则与日本JGC组成联合体,并可能引入中远海运重工负责船体和生活区建造。

中国企业的多维参与尤其值得关注。惠生能源正凭借其为ENI和马来西亚云顶集团建造FLNG的实绩,以及在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项目的FEED经验,构筑独特竞争优势。Technip-JGC联盟选择中远海运重工作为潜在合作伙伴,则凸显中国船厂在大型浮式装置建造领域日益提升的国际认可度。值得注意的是,ENI作为YPF新引入的战略伙伴,与惠生有着成功合作记录——这层关系可能成为中国企业竞标的重要加分项。

韩国三星重工作为传统海工强国代表,其在FLNG领域的丰富经验不容小觑。但阿根廷项目的成本敏感性(过去七年开发成本已降40%)可能更有利于中国承包商发挥性价比优势。各竞标方都在紧急调配资源:Technip Energies带来模块化LNG工厂设计的专长,JGC补充其在复杂能源工程的管理经验,而中远海运则可能复制其在FSRU(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建造方面的成功。这种全球顶级专业能力的重新组合,预示着FLNG工程领域可能面临新一轮洗牌。

ENI与YPF最新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为中国企业参与阿根廷FLNG项目打开了更具想象力的空间。ENI首席执行官Claudio Descalzi特别强调:"YPF选择ENI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源于我们在刚果和莫桑比克FLNG项目开发中积累的独特专业知识。"而值得玩味的是,在这些项目中,ENI的FLNG合作方正是中国的惠生能源——这种"意大利-中国"合作模式的成功复制,可能使惠生成为阿根廷项目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ENI与惠生能源在FLNG领域的合作已形成成熟的合作模式,并正在刚果和莫桑比克项目中得到验证,并有望复制到阿根廷市场。ENI的Nguya FLNG正在惠生能源进行集成调试,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整个刚果项目预计2025年底实现300万吨/年的液化能力。

阿根廷能源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存在天然契合点。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对多元化气源有着持续需求;另一方面,阿根廷需要中国的资金、技术和装备来实现能源出口雄心。这种互补性在FLNG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拥有从工程设计到模块建造的完整产业链,而阿根廷提供资源与市场准入。YPF明确表示与ENI的合作将"加速项目时间表",这种对效率的追求正是中国工程企业能够提供的关键价值。

从更宏观视角看,阿根廷FLNG项目可能成为中拉能源合作的新范式。不同于传统的资源-贷款-原油模式,FLNG合作融合了技术转移、本地化制造和长期能源安全等多元维度。如果中国企业能成功参与这四座FLNG的建设,不仅将获得数百亿的工程订单,更将在全球新兴的FLNG市场中确立难以撼动的先发优势。特别是在美国页岩气出口增速放缓、中东LNG投资转向的背景下,阿根廷项目可能成为中国海工装备"走出去"的战略突破口。

阿根廷FLNG热潮的深层意义,在于其反映了全球能源贸易格局的重塑。传统上,LNG贸易由卡塔尔、澳大利亚等资源国与日韩等进口国主导,而FLNG技术的成熟正在改变这一格局——它使得像阿根廷这样的"新兴气源国"能够绕过漫长的管道建设,直接进入全球市场。YPF和壳牌项目设计的灵活性(可在FLNG与陆上设施间调整产能配置)正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战略应对。

在地缘政治层面,阿根廷FLNG将增强南半球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话语权。欧洲在俄乌冲突后急需多元化气源,亚洲新兴经济体需求持续增长,这些都为阿根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Marin提到的"寻求购买瓦卡穆埃尔塔天然气的国家",很可能包括中国、印度等主要能源消费国。这种供需关系的重构,使得阿根廷项目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范畴,成为连接资源国与消费国的战略纽带。

对全球工程承包市场而言,阿根廷项目的意义更为直接——它可能是未来五年最大规模的FLNG集中投资。四座FLNG意味着近200亿美元的工程投资,加上配套的上游开发和管道建设,整体商业价值更为可观。在传统海工市场(如北海、墨西哥湾)投资趋缓的背景下,阿根廷与西非、东南亚共同构成了FLNG投资的"新三角",而阿根廷项目的规模效应和政策连续性(相比政治动荡的非洲资源国)可能使其成为承包商争夺的焦点。

阿根廷押注FLNG的战略,本质上是能源转型期的一次精准卡位。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地位已获广泛认可,而FLNG因其较低的初期碳排放和灵活产能,成为契合这一趋势的理想选择。阿根廷计划到2032年形成3000万吨LNG出口能力(相当于当前全球需求的7%),这一雄心将深刻影响南美乃至全球的能源地缘格局。

对中国企业而言,阿根廷FLNG竞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需要与欧美日韩顶级承包商同台竞技,在技术标准、项目管理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机遇则在于可以凭借与ENI等国际巨头的合作基础,以及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FLNG这一战略新兴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惠生能源能否复制其在ENI非洲项目中的成功,中远海运重工会否成为FLNG船体建造的新力量,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阿根廷海岸线揭晓。

可以预见,随着四座FLNG项目的逐步落地,阿根廷将从能源进口国蜕变为重要的LNG出口枢纽,而参与这一进程的国际承包商们,也将重塑全球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在这个价值500亿美元的能源棋局中,中国企业的每一步落子,都可能影响未来全球FLNG产业的话语权分配。

TAG: 无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