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独家丨演讲丨储殷: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如何落地生根?近日,应中国一带一路网邀请,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在中国一带一路网出品的《“一带一路”百人谈》节目中发表主题演讲,带来这些问题的答案。
以下是储殷演讲全文,由中国一带一路网整理。
▲ 2020年12月20日,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在中国一带一路网出品的《“一带一路”百人谈》节目中发表主题演讲。(图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中国企业为何要“走出去”
经常有企业问,我们“出去”做什么?也有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朋友问,你们“出来”做什么?其实问为什么“出去”通常是我们这些不做的人问的事情,企业“出去”一般就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被逼“出去”的;第二个是主动走“出去”的。
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在非洲有一个很火的手机品牌叫传音,传音手机的前身是国内的波导,但在国内没能竞争过小米等品牌,所以它没有办法,只好到非洲去,换一个天地,换一条活路。
中国被逼出去的最成功的企业不是传音手机,而是华为。当年“巨大中华”4家电信企业,华为是最弱小的一家。在早期国内市场竞争的时候,华为只能进县级市的邮政局系统,连省会城市都进不去。进不去那华为是怎么做大的呢?去非洲。华为利用在非洲获得的利润进行研发升级,做大国内的市场。所以如果没有当年被逼着“走出去”,华为绝对没有后面的做大做强。有的时候人逼一逼,反而就走出来了。
第二个原因是主动“走出去”。这里我们要说一家叫古越龙山的企业。古越龙山是黄酒,要用糯米酿。国内以前主要是湖北、湖南的糯米,但最近湖北、湖南糯米价格涨得很厉害,所以古越龙山主动出击去越南,越南的糯米非常便宜,所以它现在已经有想法,要把酿酒工厂都直接放到越南。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小故事跟大家讲,什么是中国人主动走出去。2016年的一天我在办公室,进来一个50多岁的大叔。因为我当时刚从缅甸回来,他就问,储教授你刚从缅甸回来,发现缅甸有什么商业动向吗?我不知道他是谁,他说是在北京搞装修的。我说你搞装修的,你问缅甸干嘛?他说在北京就感觉到生意有瓶颈,想出去做,“咱们不是推‘一带一路’么”,他想走出去。
我说在缅甸我不太了解你做的行业市场,但我看到在缅北家家户户都在起小楼,我跟他说大概类似于中国90年代初期装修潮的时候。所以他当年的春节就飞到缅甸,现在据说他的生意已经做到了缅甸的首都内比都。
所以我们既有被逼着“出去”的,也有主动“出去”的。“出去”的企业有搭船出去的,什么意思?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大量国有企业“出去”,所以很多给国有企业做配套的企业也“出去”了。最典型的像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它们要给国有基建公司提供重型设备,也“出去”了。还有很多做软件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配套设施企业的也随国企一起“出去”,这叫搭船出海。
▲ 储殷在演讲。(图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本土化是“走出去”过程中最重要的事
当我们企业“走出去”以后应该怎么办?这里面有个最重要的词,叫做本土化。
中国企业有很特殊的企业文化:中国人特别的勤快,对于生活不太讲享受。但这种企业文化有的时候在“一带一路”地区面临很多的落地问题。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并不仅仅取决于经营者的努力,还取决于它跟这个地方社会、民情、国情是不是匹配,只有匹配才能做的长远。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本土化要成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本土化有哪几个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本土化可以避免经济风险。现在RCEP免关税了,很多人觉得很好,将来到东南亚做生意不是很容易吗?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国家除了关税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弯弯绕,市场是非常具体的。市场是由人组成的,里面有风俗、有习惯、有伦理标准,有很多非关税壁垒。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在当地如果没有本土化的话,也许在照章办事上觉得没有什么区别。可真正一旦进入市场里面,经常吃大亏。
第二点,避免政治风险。比如埃塞俄比亚就有些国内冲突、缅甸经常有政党运动。没有当地人,你不熟悉当地的环境,你就很有可能对当地的冲突动荡、政策变动不了解。最典型的例子是前几年某个国家对企业的国有化。如果当时有本地的人告诉你国有化在当地是一个讨论了很久的问题,很有可能规避这一风险。
第三点 ,避免社会风险。企业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当地人民交流,用什么样的方式跟雇佣的当地工人交流,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这都很重要。早期在东南亚,很多中国企业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尽管我们想当然觉得东南亚和我们很像,但真正管理员工时会发现很大的问题。比如,在中国我们通常愿意雇青壮年男性,能干活。但是如果在东南亚雇男性,往往是很糟糕,为什么?那里的男孩子从小就被家里女性照顾得特别好,不太愿意努力工作。我们当时觉得很奇怪,可实际上了解东南亚当地的民情会发现,大量的手工业都是以女性为主的。在东南亚很多地区,女人外出打工养家,男人在家带孩子,一点都不罕见。
在缅甸也是一样。缅甸人长得跟中国人一模一样,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方式、判断以及价值观与我们有很大差异。我在缅甸待了很久,缅族人自尊心非常强,温顺的外表之下有一颗非常倔强的灵魂。所以经常是他们突然爆发出来,你才知道出了问题,他之前都不跟你说的。
所以我们讲本地化,避免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风险。除此之外,它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劳动效率。举个例子,埃塞俄比亚的一家中国工厂最初都是中国班长,黑人工人。后来发现不行,为什么?有文化差异,大家都用简单英语交流很麻烦。最后让黑人担任一线班长,发现这能够极大地提高黑人工作的劳动效率,因为他知道怎么才能激励员工。
本地化还可以开拓市场。如果你在当地没有本地化,很多商机你是不知道的。中国电商为什么特别愿意雇本土青年合作,因为他们才是真正了解当地需求的人。孵化一个海外品牌,让一个中国人带着中国企业去孵化,是孵化不出来的。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正在听储殷演讲。(图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一带一路”不仅要有孔子学院,也要有蓝翔技校
“一带一路”绝不是中国人的独角戏,而是要进行本地化。而且本地化现在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它可以催生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我们在很多“一带一路”的实践过程中,中国人经常被西方人“妖魔化”为一种威胁。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解释,但是如果这家企业都是中国人的面孔,如果“一带一路”主要经济活动都是中国企业在做,那么澄清这种“妖魔化”很困难。只有越来越多的本地面孔出现在企业里面、越来越多的本地合作商出现在供应链条里面,才能真正让大家相信“一带一路”是共赢的。
我在“一带一路”上见到很多成功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国内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这种竞争强度其他国家适应不了。每个国家的市场发育程度不一样,在中国有些市场领域之内,已经进化到一家企业赢者通吃的地步了,而这种“赢者通吃”在“一带一路”上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为什么?那等于是所到之处就只有你了,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不行。
中国企业的本地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要把本地的竞争对手转化为本地的合作伙伴。为了保证中国企业能够在这个地方真正长久地经营下去,必须扶持起你的利益合作者,而不是简单地占领市场,必须通过合作的方式。
中国国内劳动力价格已经上涨得很厉害了,所以很多加工环节、组装环节、包装环节正在大幅涌向东南亚,这并不是像很多人讲的那样,中国被取代了,而是中国产业链的外溢。有很多部件还是在中国生产,但很多工序是在国外完成。特别是签订RCEP以后,会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链的集群,通过分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让大家都能够均沾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利益共享模式。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共享模式——商业中的逐级代理。你必须有一种长远的合作方式,用逐级代理的模式来搭建我们的商业体,让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的人民群众可以受惠,才是一个长远的模式。
未来还有一个模式,就是所谓本地化的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人还是基础工人。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熟练工人,而熟练工人必须经过培训。所以我一直认为不仅孔子学院要开到“一带一路”去,蓝翔技校也要开到“一带一路”去。蓝翔技校每到一处,就可能给当地劳动力提供极大的升值。
只有熟练的当地工人,才能真正与中国制造紧密勾连在一起。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规范训练出来的工人一旦在制造业上成为主流,才能跟中国在产业链上做到牢固地耦合在一起。
求同存异、入乡随俗才能民心相通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本地化一定会落实到企业文化身上,文化求同存异。比如说握手,咱们中国朋友为了表示亲热,抓到手就使劲握,但不是所有国家都喜欢这样的:拉丁人喜欢柔弱无力地握很久,阿拉伯人会象征性地摇两下,你要跟阿拉伯兄弟使劲握,他会觉得受到了极大的冒犯。又比如,中国人喜欢逗小孩,拍拍头。但拍头这个行为在越南就会引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怒,他们不喜欢看到人拍头。
文化差异无处不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入乡随俗。
中国企业好像总觉得埋头干事就行了,不对的。如果不融入当地,你就永远无法跟当地做到民心相通。
▲ 储殷在演讲。(图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走心入耳,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一点作为一个小结尾,叫文化。
为什么讲好中国故事有时候有难度,因为过去我们中国人喜欢讲事的时候用大词。而其实文化有个特点,词越大,距离越遥远。词越大,下面覆盖的内容差异也大,尤其在“一带一路”上文化存在差异的时候往上走,其实差异很大。什么时候差异小?往下走。
不管中国人外国人,他都爱自己的母亲。比如说,我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包括乌克兰,发现那个地方的人和自己母亲的关系,跟中国人的很像。意大利人也一样。我楼下90岁的意大利老太太,她的儿子60多岁,每天早上过来喊妈。这很正常,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情况:你爱你的亲人,我也爱我的亲人;你对你的朋友讲信用,我对我的朋友也讲信用;你尊重你的家庭,我也尊重我的家庭。把故事往下讲,共同点就多了。中国人不是怪物,我们有很多时候讲故事老往上讲,越讲大家会越觉得你离我远。中国人说自己的日常的衣食住行,会发现其实我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民族。
中国有个连续剧叫《中国式离婚》。我在欧盟一个研究所工作的时候,空闲时间看中国式离婚,结果有一天非常震惊地发现我一个比利时的朋友、一个印度的朋友和一个亚美尼亚的朋友,三个人对着屏幕流眼泪也在看中国式离婚。我说这没翻译,你们怎么能看得懂?他们说因为每个家庭都有相同的问题。
所以讲好中国故事要怎么样?讲好中国故事,要走心入耳,讲平常人的故事,寻常人家,烟火人生。讲到这个份上,我们跟“一带一路”老百姓的心自然而然就走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