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央企很忙:高管频访供应链,新业务蓄势待发
催促央企管理层奔波的力量有很多:一方面,央企被寄望在推动目前经济好转上要“勇挑大梁”;另一方面,新的央企考核指标和产业形势变化也让央企正在积极地布局新兴产业领域:新能源、人工智能、新消费等。
作者:王雅洁 封图:图虫创意
导读
壹 || 2022年下半年各地疫情频发,防疫政策调整后,各地又逐渐迎来疫情高峰期,一些关键性的商务出访不得不持续停摆,春节前后,在市场和危机感的催促下,央企的负责人开始频繁出行。
贰 || 2023年国资委对央企提出了新的考核目标,一些更注重投资回报和现金流的财务指标被纳入考核。
叁 || 过去三年的部分时段,在中国诸多市场主体承压之时,央企普遍呈现了较强的增长态势。
春节假期过后第一周,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志武带队,赶在新的一年工作全面铺开之前,密集会见和走访了位于上海、杭州、宁波、衢州等地的8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等领域行业龙头和核心战略供应商。
这趟行程匆忙,1月29日张志武还在上海会见了两家企业中交三航局和远景能源,1月30日就赶到浙江,并在接下来一天半内连轴转地会见了至少三家企业,其中包括一家熔盐储能光热发电企业、一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以及一家勘探设计院——讨论海上风电、抽水蓄能深化合作等话题。
中广核新能源是中国广核集团重要二级成员公司,中广核于2007年正式开始新能源业务,历经十余年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中广核“6+1”产业格局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面覆盖风电、太阳能、储能、抽水蓄能等类型。截至目前,中广核国内在运控股的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已超过3500万千瓦,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
由于节后开局工作繁忙,张志武委托中广核新能源总法律顾问许嘉鹏接受了此次经济观察报的采访,许嘉鹏说,为推动上下游产业链更好协同发展,宏观层面,将通过合理安排投资计划,适当推移建设时间,给予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更多的缓冲空间。
接受采访的数位央企管理层人士——他们大部分是央企某一板块的负责人,分布于能源、消费、金融等多个行业——几乎都是在差旅的间隙挤出时间接受了此次采访,一位央企高管的秘书说此前春节后也会很忙,但忙成这样,还是罕见。
催促央企管理层奔波的力量有很多:一方面,央企被寄望在推动目前经济好转上要“勇挑大梁”;另一方面,新的央企考核指标和产业形势变化也让央企正在积极地布局新兴产业领域:新能源、人工智能、新消费等。
央企的这些新举动被市场密切地关注。
过去三年,市场主体普遍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而央企则在过去三年实现了显著的增长,这也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必须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央企的动向:央企管理层去了哪、看了哪些项目等等,因为这都有可能带来新的订单。
许嘉鹏介绍,目前中广核正在竭尽全力带动设备制造、工程施工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给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提供更充足的订单,有足够的产量。
走访
正月初七上班之后,张志武带队连续走访和密集会见了位于上海、杭州、宁波、衢州等地的8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等领域行业龙头和核心战略供应商,包括上海电气、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中交三航局(长期合作伙伴)、中国电建华东院、东方日升、一道新能源、可胜技术。
许嘉鹏表示,中广核新能源密集走访的这些企业,均是新能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涵盖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光热发电等新能源全业态制造企业。
在交流的议题上,中广核新能源与上述企业围绕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供应链融合和资源共享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形成了很多共识,并列出了很多的任务清单,专门就扩大合作领域、强化合作深度、增强互信、优势互补、创新合作模式等达成高度共识。
对于未来,在双碳背景下,许嘉鹏认为,新能源必须要拓展战略合作上下游产业链的价值发挥,不能一个人在战斗,需要一起搭伙下海。
接下来,中广核新能源将继续和新能源各产业领域的优质合作伙伴加强沟通,开展互动互访,已列入计划的包括华为、比亚迪、中车、中南院、东方电气等。其中,与华为的合作,将聚焦储能和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方面,如果机会合适,将和华为联手推进试点。
许嘉鹏说:“后续,我们要把产业链内所有重要的合作伙伴都走遍。”
2022年下半年各地疫情频发,防疫政策调整后,各地又逐渐迎来疫情高峰期,一些关键性的商务出访不得不持续停摆,春节前后,在市场和危机感的催促下,央企的负责人开始频繁出行。
向凯所在的央企新成立了华东营销中心,身为消费类央企的销售板块负责人,他也为团队铺开了最新的业务协同计划,打算开拓新的品类市场。春节期间,他走出国门,赴美国考察,一口气跑了多家亚洲超市和美国品牌超市,研究相关消费品的市场需求。
2022年年末,向凯所在企业的下游工厂和相关消费企业均处于大面积停工停产阶段,但他判断,只要过了这个时期,爆发式的回暖和增长就会来临。
果然,第一家下游工厂复工后,印证了向凯的预判。春节一过,突然同比增长15%的订单让向凯的团队兴奋不已:“我们非常激动非常开心,正好过了元宵节那天,更是感觉订单明显开始上涨,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机会,把能拿到的订单统统拿到手。”
在向凯的新近日程上,也已经标注好了福州、厦门、南昌、杭州、苏州、南京、无锡这几个地区,未来一个月,这将是他频繁周转和考察的区域。
一位央企负责金融板块的负责人,连日来见了大学教授、民营金融机构,国有金融单位,数量非常多,“大家憋了三年,现在肯定要密集接触。”
另一家央企集团的财务板块负责人,节后的工作量增加了三倍不止,他正在牵头建设一个事关全球资金运营的专有平台,不过由于相关保密要求,他暂未透露更多信息。
拓新
节后开工后的第一时间,周子文赶往石家庄,面见一家碳材料的贸易供应商,不到半天时间便谈妥了2023年的新订单,在此之前,这曾是周子文所在能源央企的一大难题:“因为见不到面,对方在电话中不信任我们,前后打了很多次电话,都告诉我们没货,不卖给我们。”
良好的开门红给周子文带来了信心,他的下一站,是上海。
周子文看中的,是氢能和双碳领域,这便是他2月10日赶赴上海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2023年将是其所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向新领域过渡的崭新一年。
2023年国资委对央企提出了新的考核目标,一些更注重投资回报和现金流的财务指标被纳入考核,此前央企人士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曾经判断这些指标的改变会推着央企投资一些新兴领域,比如新能源等,而这些领域又与央企所承担的政策部署一致,合力之下,央企管理层们正在不断思考新的投资领域,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春节之前,中广核新能源便与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进行了会晤。中广核新能源看中的,是这两家的风电头部企业,以及风机制造业前三名的市场地位。
在接触过程中,许嘉鹏发现,在战略布局和科技研发方面,上述两家企业对中广核新能源的启发非常大。在他看来,远景能源的最新整体战略布局很前沿,成果非常多,在储能等新能源业务的探索上,都做得比较靠前。基于此,下一步,中广核新能源也要跟进,进行思路的调整,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引领创造更多的价值空间和利润空间。
许嘉鹏表示,未来中广核新能源的主要投资方向包括:一是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加大风电和光伏电站投资建设力度,预计全年新增在建在运项目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整体规模希望达到6000万千瓦,坚持“风光并举、海陆并举、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全力推动大基地项目、大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光伏项目开工建设;二是落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要求,积极投资具有灵活性调节能力的电力项目,也就是通常说的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光热、电化学储能(磷酸铁锂和其他的电化学储能等)、氢能(配套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快速补足公司目前调节性资源不足的短板,促进公司业务融合发展。
同时,中广核新能源还打算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科技示范项目,许嘉鹏透露,2023年可能要推进建设的,包括光热储一体化项目、海上光伏等项目,推进商业模式、产业模式、应用场景创新;另一方面,加大包括智慧化场站运营、深远海风、氢能等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培育公司发展新优势,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他说:“从传统风光要向上述新领域转变,如果这些一旦突破可行性,那新能源发展场景就能广阔非常多。”
向凯制定的最新投资规划中,则首次调整了消费品生产品类的规模和类型,借鉴美国考察的经验,他将消费主体定位在更年轻态的人群身上,未来将考虑投资推出更迎合这类消费人群的生活必需品。
一家央企下属子基金总经理,将目光聚焦江苏并跟进最新的人工智能融资计划。物联网产业生态建设、全屋智能生活应用推广,这些都是他正在圈定的细分市场。翻开他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江苏调研的新动态。
2月9日,该央企下属基金总经理还从江苏转战湖南,自建子基金参与当地新能源电池材料的投资,助力登陆A股市场。“加大国有资本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这是2023年的方向之一。”2月10日,该总经理说。
在上述央企负责金融板块的负责人的观察中,下一步瞄准的也是人工智能。他说:“就人工智能展开投资,会比元宇宙更实在一点,因为人工智能近在眼前,对企业遍布影响,带来的金融模式和组织架构建设的深远影响,都非常重要,和我个人也密切相关的。”
上述一位央企集团的财务板块负责人展示给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最新规划则显示,其牵头建设的资金平台,将来会给实体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提供配套服务。具体到投融资方面,将更关注央企的科技创新和战略产业,这些都是其所在企业会投资且重点支持的方向。
角色
“这几年对这些伙伴,也是非常煎熬的几年,我们将协助合作伙伴渡过难关。”许嘉鹏说。
许嘉鹏介绍,目前中广核新能源正在竭尽全力带动设备制造、工程施工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给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提供更充足的订单,有足够的产量。
过去三年的部分时段,在中国诸多市场主体承压之时,央企普遍呈现了较强的增长态势。
2022年央企营收同比增长8.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5%。净利润同比增长5%;2020-2021年两年营收平均增长8.2%;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5%和15.3%,在2021年“央企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这也在2023年年初这一待兴之时,加强了政策和市场对于央企的期待,国资委要求央企“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勇挑大梁”,而央企们面临的关键性任务之一就是:保住供应链的活力。
许嘉鹏介绍,中广核新能源将通过合理安排投资计划,适当推移建设时间,给予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更多的缓冲空间。微观层面,中广核新能源则将在风险分担、支付比例、支付方式、调价措施、供货进度、技术标准等多方面进行权衡分析,尽可能缓解上下游供应商的压力。他说:“换句话说,也就是确保达到我们最低诉求的同时,也达到他们的基本利益诉求。”
许嘉鹏认为,供应商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源头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源头。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紧密程度和供应商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央企的成本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他表示,现今的世界,早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链之间的竞争。随着平价时代到来,行业整体处于微利时代,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下去。在许嘉鹏看来,中广核新能源需要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同频共振”,引领未来能源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央企也正在从这种产业的共振中获得启发。
2月8日,国内光伏行业的龙头老大,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大中华区总裁正式来访中广核新能源。
一落座,该总裁便展示了隆基绿能去年净利润150亿元的成绩单,中广核新能源紧随其后,也晒出了自己的2022年主要成就。
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绿能,长期以来聚焦科技创新,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工商业分布式解决方案、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五大业务板块。目前,隆基业务遍及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布局了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设立销售机构。
回想起当天的洽谈过程,许嘉鹏印象最深的是,隆基绿能大中华区总裁说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合作”和“突破”,即要突破现有的合作场景,在新领域打造新样板出来,而且是之前从来没实践过的新样板。
全程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通过双方一些业务订单、资源和成果进展的深入讨论,许嘉鹏的直观感受是,隆基绿能的产能提升非常快,2月8日该企业的大中华区总裁透露,新的一年,他们的产能扩张规划,目标是实现翻番好几倍的增长,目前正在寻找适合落地的区域。
许嘉鹏表示,2月21号,中广核新能源还会与隆基绿能再次碰面,就相关业务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向凯、周子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