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定调后,经济趋势如何?
徐瑾:两会最大看点是什么?未来趋势将是一个钱变少的时代,阶层跃升会放缓,软阶层时代正在缓步来到。财政赤字货币化,有用么?
文 | 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 徐瑾 2020,注定进入历史。这一年的中国“两会”,自然也备受关注。 遭遇新冠疫情之下,两会延迟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历史上最短。作为政治经济政策的定调,“两会”到底透露了什么信号?市场解读多如牛毛,我尝试从一些不同的经济角度加以解析。整体而言,未来经济趋势,将是一个钱变少的时代,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跃升会放缓,软阶层时代正在缓步来到。 最大看点是什么? 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不设立GDP目标了。GDP,看起来简单,却可以说是两会最为核心的数字,是定调,决定了其他政策力度和方向。比如,即使在五六年前,中国经济年年“保八”,几乎没有悬念,但是每年围绕GDP是否继续还是8%,还是引发最大讨论。 既然GDP数字如此重要,那么为何今年又不设定目标?首先,直接原因是内外冲击。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其次,一叶知秋,这一改变,意味着高层对于未来宏观环境并不乐观。经济段子曾经说,2019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看来2020很可能也是如此。 第三,经济目标的设立,其实意味着一个政经体制的权责问题。在地方政府,“有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一直很重要。今天,情况稍有改变,没有如同过去那样看重,甚至是上海这些发达地方已经不太关心GDP数字。即使如此,在不少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工作还是围绕招商引资等经济环节展开。一把手考核,在经济方面,也往往是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如今,中央政府不设立增长目标,也有为地方政府松绑压力的意图。 钱变少的时代 2020开始,将是一个钱变少的时代。 即使财政有发力,地方政府仍旧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企业和个人也同样如此。 钱变少,好像是不太符合常识,当下民众最为担心的,就是“印钞者”中央银行的各种放水。事实上,钱变少意味着,现金更加宝贵,钱更加难赚了。 从财政政策来看,其实也反应这一趋势。两会报告揭示,赤字率得到一些提升,也有计划发行特别国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 这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希望是直接惠民。此外,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这自然是利好,增加幅度是3.6万亿,但是考虑到财政收入的减少,可能实际数额还会更低。也正因此,目前的举措,其实比起外界预期,要低不少。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建设之类题材,不宜给予更高期待。 从民众和企业角度看,其实更大感觉是艰难,一边购买力缩水,一边是挣钱压力变大。这是最近一两年的趋势,2020年更明显。不少朋友常常在公众号《徐瑾经济人》问,“钱去哪里了?”客户回款变慢,往往分期付款,“钱也没被火烧掉,钱都去哪了呢?” 确实,钱没有被烧掉,央行也加大了货币投放,但是钱的运作,需要经济系统的循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货币政策再宽松,其实也无法打动更大投资,钱生钱的循环很难建立,资金往往不是进入生产性行业,而是沉淀或者进入房地产等领域。 这种趋势会带来什么变化?那就是财富的马太效应,如果以前赚到了,就是赚到了,以后赚钱机会会变少。 直接点说,后浪的机会,远远低于前浪。以房地产市场为例,不少大城市销量在降低,但是价格变动不明显,学区房等领域还在走热。原因很可能在于,市场结构的变化。随着多数人购买力降低,房地产的客户结构改变,变为更少数人的游戏。房地产主流也会发生改变,投资和改善型住房成为主流,以往的刚需用户被挤出。 钱变少,财政货币化有用么? 2020年疫情的冲击,使得上述趋势加速。我曾经谈过,在经济下行的通道中,钱没有被烧掉,但确实会消失:欠债是要还的,还债,也就是钱的减少。 钱变少,财政出力也少,如果需要更多投资,谁来出力?对应之下,引发了一些学者激进的政策建议。当下最大的争论,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争论。什么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简单点说,就是如果政府没钱,以前的方法是发债,赤字货币化意味着不发债,直接印钱自己花。 在信用货币时代,所有的货币本质上的锚,其实都不是实物,而是国家信用。我在《印钞者》等中也强调,印钞不是关键,印钱给谁用更重要。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本质,其实是谁承担财政压力的问题,是财政还是央行,是官方还是民间? 在2020年5月,这一争论在经济圈日趋白热化,FT中文网也会设立专题跟踪。学术讨论不妨自由,但政策却必须执行,其后果必须事先考虑清楚。目前情况下,笔者对财政赤字货币化,建议谨慎。 钱变少的时代,更需要金融稳定。没有守住金融稳定而导致社会动荡的案例,在历史上太多,我在《白银帝国》中就列举好几个印钞导致加速灭国的朝代。 钱变少,其实意味着社会机会变少。根本方法,是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如何做,答案未必没有,在近期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也有展示——一是要素市场改革,二是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方向有了,落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