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战略意义”名不符实

2020-07-20 13:00:22  浏览:1561  作者:管理员

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都将现代煤化工称之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无论在政府的相关文件中,还是媒体的宣传表述,张口必提“战略”一词,似乎给了现代煤化工产业以很高、很神圣的地位。但笔者感觉,现代煤化工的“战略意义”多流于宣传层面,从上到下,都没有真正落实。

煤化工“战略意义”名不符实

首先,政府对现代煤化工口惠而实不至。我国现代煤化工自2004年列入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来,经过3个“五年计划”和10余年的项目示范,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达到了数万亿元的产能规模。但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发展得并不顺利,或者说让人揪心。2020年以来,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在一通暴跌后持续低位运行,在低油价的打击下,现代煤化工产业全面亏损,可谓哀鸿遍野。在此危情之下,虽行业、企业和媒体一再呼吁国家出手相救,但国家不为所动。

其实,国家对战略性产业历来是给予政策扶持的。比如,为了保护炼油产业,国家对油品价格实行专管;为防止油价过低对炼化产业造成大的冲击,专门设置所谓的“地板价”,即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时,国内成品油便不再降价,以此保护炼化企业。再比如,国家对包括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在内的清洁能源从一开始即给予巨额财政补贴,等等。

但对同样被称之为战略产业的现代煤化工,政府却从未给予过真正意义上的优惠政策。比如,煤制油企业呼吁减免石油消费税,但至今未见动静。又比如,煤制气企业希望定价能够与天然气有所区别,在示范阶段给予适当的价格照顾,但实际上却是煤制气价格低于常规天然气。如果现代煤化工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地位,政府何以见死不救,任由其衰落下去?

煤化工“战略意义”名不符实

其次,煤化工企业对“战略意义”理解差矣。现代煤化工的“战略意义”,自然迷惑了不少企业。不少企业正是冲着该产业的“战略意义”而动了心、投了钱,天真地认为,既然具有“战略意义”,国家一定会支持,一定有优惠政策。但事实一再证明,这些企业“想多了”。当一些企业冲着“战略意义”杀进现代煤化工领域,期望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时,盼来的是一次次落空。在疫情蔓延、油价暴跌之时,一些煤化工企业亏得底掉,也未见政府出手相助。

煤化工“战略意义”名不符实

还有的现代煤化工企业把“战略意义”当成了自身经济性差的遮羞布。拍脑袋上项目,想当然,不尊重行业特点,不遵循市场规律,结果项目建成后投产即亏,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干成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搞市场经济,来不得半点花架子。从现代煤化工从“战略意义”的圣坛上跌落下来摔得鼻青脸肿的事实看,政府不应随便往产业上贴“战略意义”的标签,企业不应幻想占“战略意义”的便宜,大家都要实事求是地按照市场规律来看待产业、经营产业,说实话、办实事。否则,都等着哭吧!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