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跨国气体公司的本地化战略

2020-11-24 06:59:29  浏览:1771  作者:来源: 第一元素网

林德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气体和工程公司之一,业务涵盖全球100多个国家,2019年全球销售额约280亿美金。林德涉足氢领域超过100年,拥有贯穿整个氢能产业链的技术和工程能力,包括氢气的生产和供应、纯化和液化、存储、运输以及加氢站充装等。

目前,林德已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建造了190个加氢站,完成了超过150万次的加氢操作。在加氢站充装环节,林德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核心技术,例如离子压缩机IC90和液氢泵CP3.0,可有效实现加氢过程中更低能耗、更长使用寿命和更高的可靠性。

此外,依托全球范围内的四家研发中心,林德还致力于研发氢能源的绿色生产、安全高效的氢动力应用技术,并参与制定氢动力技术标准。

2019年6月,林德利用在氢领域的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助力建设了位于上海的驿蓝金山加氢站。该加氢站为国内首个管道输氢加氢站、商业化加氢母站,以及商业化70MPa加氢站。林德为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氢气气源、管道运输、现场存储以及离子压缩机、加氢机等基础设备。

2020年7月,林德分别与中海油和中国电力签订备忘录,共同开发氢能源市场。林德将与中海油旗下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和探索中国氢能产业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尤其在氢动力领域;将与中国电力旗下的北京绿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为北京区域2022冬奥会期间和后续的氢能交通运营提供保障和服务。

日前,第一元素网记者实地调研了林德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和远程运行中心,与两个中心的负责人就中心发展现状、氢能技术布局进行了交流。

林德:跨国气体公司的本地化战略

林德为氢动力汽车提供氢气

中国是林德亚太区的半壁江山

从发展历程上看,林德于1987年进入中国,属于率先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首批国际气体公司。林德大中华区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拥有约2600名员工,并运营100多个现场,业务足迹覆盖华北、华东、华南以及西部地区。

从销售额的地域分布来看,2019年,亚太区约占林德全球销售额的21%,增长速度超过美洲和欧洲,其中中国占比10%,是亚太区的“半壁江山”。亚太尤其是中国作为快速增长的市场,体量已经差不多可与美洲、欧洲相提并论。

据了解,林德CEO曾提及“3E”全球战略,分别是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发展中的经济体(Emerging Economy)。其中,发展中的经济体主要指中国、印度等亚太区发展中国家。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亚太区无疑将引领全球增长。因此,亚太区对于林德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亚太区研发中心作为林德在全球的四大研发中心之一,现有70多名研发人员,其使命是通过建立本地研发团队,开发出适合本地的新技术,而不是简单照搬照抄国外。

亚太区应用技术商业化负责人王涛表示,2018年林德集团和普莱克斯公司合并成立林德公司后,有机整合了两家的研发人员,从而可以更好地覆盖目前中国市场的发展热点,如清洁环保、产业升级等。同时,首次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商业化推广团队,在各个目标市场快速推广。

“亚太区研发中心虽然是最年轻的一个,但未来可能需要承载更多,从而助力公司发展。”王涛相信,未来林德将加大对亚太区及亚太区研发中心的投资,“进入中国30多年来,林德已在中国投资了几十亿美元,这充分显示出林德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林德的发展机会

“林德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来,我们陆陆续续感觉到一些变化。”王涛意识到,一方面,最初在中国做新技术推广时,最主要的驱动力是能否帮助客户节约成本,但随着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成为了更重要的市场驱动因素,油化公司的绿色转型对林德的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的技术仅仅是为了创造收益,而现在,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排。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某些领域,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转为引领世界,如光伏和电动汽车。林德感觉到,在中国引领的行业中,客户对于气体应用的部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此,亚太区研发中心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并慢慢从亚太区推广到其他区域。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这一契机下,林德也迎来了一些新的发展机会。亚太区应用技术研发负责人朱珩表示,林德运营的各大主要区域如美洲、欧洲、亚太,都不谋而合地把绿色经济作为经济复苏的动力,欧盟、美国和中国大量投资氢能,这给林德的研发带来了新的课题。

“在中国和亚太市场,碳减排是林德目前和未来几年的重点。”王涛表示,林德规划在2028年之前,将1/3的研发经费投入到碳减排有关的研发项目中,包括目前备受关注的氢能源;氢气在冶金等各个环节的应用,用氢气取代一些碳排放比较高的气体或原料;以及一些间接的减碳。

王涛认为,氢能被中国等众多国家当成国家战略,更多是出于环保目的。所以,发展氢能一定是要建立在环保的基础上。如果背离了初衷,以增加新排放为代价,那么氢能就不是以健康的方式在发展。真正健康的氢能首先要环保,其次要解决安全问题,再次要解决经济效益问题。

“但事实上,目前的情况是,安全的不一定经济,经济的不一定环保。国内有很多企业在进入这个领域,这时候也希望政府能够引导氢能行业健康地发展。”王涛强调,氢气生产运营需要高度专业化,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林德有多年的氢气制取、运行经验,积累了一些“硬核”技术,如液氢技术、加氢站的核心设备等,在中国发展氢能的历程中,尤其是在初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氢能行业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下游应用端,才能建立一个生态。”王涛表示,亚太区研发中心正在与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发展氢冶金,以及在加热炉中用氢气取代天然气,未来将在服从公司大战略的前提下,更多关注应用端,携手氢气的主要应用企业,开发和应用相关技术。

据王涛透露,林德正在布局氢能产业链,通过参与上游运营及下游技术应用,希望与国内合作伙伴一起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氢能产业生态。

林德的氢能本地化动作

朱珩作为亚太区应用技术研发负责人,对于未来几年林德的氢能技术研发有着战略上的考量。首先,林德对氢能高度重视,认为这是一个大家可以共赢的行业。林德CEO最近公开表示,氢能对林德来讲是一个百亿美元级的业务,非常值得重视。

其次,林德在本地化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动作,也在期待接下来更多的本地化动作。本地化是林德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必然途径。在制氢、加氢等各个环节,林德都做了本地化布局。2020年9月,林德与大连冰山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标志着林德加氢环节的技术(加氢站运营管理、核心设备离子压缩机等)开始了本地化。

氢能作为一种能源,当前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绿氢的成本仍有待降到可以支持其获得普及的阶段。林德于2020年1月组建的一家合资公司——ITM林德电解股份有限公司,正致力于绿色制氢、水电解制氢,研发制氢环节技术,降低制氢成本。

朱珩表示,用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制取绿氢,也许每个制氢点的规模不会那么大。全社会的经济需求呈几何级数增加以后,制氢工厂可能也会几何级数增加。面对这么多的现场、这么多的制氢点,林德在远程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林德现有的技术和布局将来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绿氢的制造管理环节。

向数字去要价值

林德远程运行中心负责人陆贤向第一元素网记者介绍了该中心的运行文化,表示林德运行的理念是“卓越运行”。因此理念,林德践行“技术领先”、“管理高效”和“实现卓越”。林德在气体行业这个传统行业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为做到技术领先,公司发展的方向是向数字化转型,向数字去要价值,所以林德不断实施远程控制技术。

陆贤表示,远程运行中心主要对空气分离装置、氢气装置、二氧化碳生产装置以及管道系统等四类装置进行操作,其中在氢气装置方面,远程运行中心能够实现远程操作及控制。

林德:跨国气体公司的本地化战略

远程运行中心的一角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传统的工厂正在向无人工厂转型。林德运行负责人施凯飞表示,无人工厂是发展趋势,可以将劳动力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去做更加有价值的活动。“现在最好的操作员不是员工,而是MPC(模型预测控制)。我们的工程师把所有的最佳操作调节经验都融入MPC,让电脑去操作。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是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安全性的有效工具。”

施凯飞进一步介绍了智能化在氢气工厂的应用。他表示,林德的氢设备都是防爆型设备,管道系统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即时显示流量、压力等变化,计算产量、客户用量数据与实际压力的差距。“若有差距,系统马上就会报警,从而提高安全性。如果没有这个系统,可能两三天以后才发现泄露。”

施凯飞表示,通过远程控制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是加氢站以后的发展趋势。通过使用机器,例如机器人巡检,可以更加准确地判别正常和不正常情况。“林德的技术可以满足加氢站应用场景和客户的需求,只不过需要根据成本、安全性的要求,选择相应方案来实施。”

据了解,林德正在与国内部分探头厂商合作,探讨如何利用加氢站安装的固定探头实现定期巡检,及时发现不正常情况。陆贤表示,哪怕设备在99%的时间里是正常的,只在0.1%的时间里不正常,摄像头也能及时自动报警。“行业内其实已经有了此类应用,林德要积极做好技术储备,当劳动力成本升高、监管对化工企业的要求更严格、加氢站获得更多应用和投产的时候,即可拿出这些技术储备。”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