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眼中“最大的风险”如何化解?科技型企业在探路子

2020-04-21 16:00:14  浏览:1834  作者:管理员

◎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张晔 叶青 通讯员 沈贝贝 何晓进

四月下旬,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枫科技园的C2幢亮起了“长明灯”。创业者们加班加点,忙着将刚下线的血清检测试剂产品打包发货。“24小时连轴转”的状态已持续数月,但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诺唯赞”)副总经理聂俊伟和同事们仍保持着战斗力。

对诺唯赞来说,研制能力在扩充,翻了一番;生产人员在扩充,由100多人飙升至近300人,仍无法满足需求。科技日报记者在调研时发现,类似于诺唯赞的案例,在国内各地还有不少。这表明不少科技型企业在疫情冲击下仍然保持着逆势上行态势,扩大了产能和就业岗位。这一现象,也为中央所关注。

总理眼中“最大的风险”如何化解?科技型企业在探路子南京诺唯赞生物医药公司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南京经开区宣传部供图)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释放的重要信号之一是在“六稳”之后,首次提出“六保”。就业,成为从“六稳”到“六保”唯一的重合部分。

在此之前,4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我一再讲,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财富增长的来源。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的首位。”

在当前形势下,就业稳不住是最大的风险

一部分企业需求萎缩,另一部分企业需求井喷,这一现象是当下部分地区的现实遭遇。

根据专业人才招聘平台齐鲁人才网官方数据显示,一月份,山东省部分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曾出现过“断崖式下跌”局面,创半年来最高降幅。在当时“全民居家”的背景下,幸好这只是短暂现象。

总理眼中“最大的风险”如何化解?科技型企业在探路子

2020年节后复工第三周山东企业招聘需求行业排名(齐鲁人才网供图)

到了三月份,该省需求大幅回暖。其中,重工行业需求较为旺盛,医疗相关行业人才缺口也较大;中小企业薪酬略有上浮,也表现出回暖迹象。

回暖,源于从政府到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两手抓”共识,更是政府资金政策助力与企业自身努力的结果。

但从向好迹象到持续回暖,还需政府与企业“再加把劲”。这一点,政府看在眼里。

在4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就业稳不住才是最大的风险。”他强调,金融机构要根据密切跟踪了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生产经营等情况,为他们提供贷款等更多便利支持,财税部门也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疫情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总理的讲话,无疑为财政金融部门进一步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力挺中小企业指明了方向。

李克强强调:“有关部门要加快政策落实落地,加大政策传导力度,要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在疫情中撑得住、活下来。”

洞烛机先,机会总会给有准备的人

“我们用两年时间完成8000升产能一期项目建设,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生物制药能力。这相当于国外要做七、八年的事情,我们两年就完成了。”

“压缩”的时间,需要用人才去弥补。眼下,百济神州公司高级副总裁、生物药生产负责人刘建发出了“招贤令”,“希望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我们,与王晓东院士共事。”与百济神州相距不远的诺诚健华公司也在求贤,他们提供了研发、质量、生产等多个优质岗位,月薪可达3万元。

4月10日,以百济神州、诺诚健华为代表的明星企业坐镇,广州开发区开启全国首场生物医药“云招聘”,近350个岗位、1700多人的需求“虚位以待”。

疫情之下,科技企业发出强有力的“招贤令”,一方面源于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的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自身厚积薄发,拥有“洞烛机先”的能力。而机会总会给这些有准备的人。

诺唯赞公司的走廊里摆满了整装待发的血清检测试剂产品,就连会议室也被“临时征用”,塞得满满当当。“24小时连轴转”,源于其超前预判。

“我们之前生产用于检测心肌、肾等器官损伤的体外诊断产品。但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敏锐意识到,可能会有大量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需求。”聂俊伟说。于是,在1月20日放假期间,部分研发人员仍被召集回来,紧急开展检测试剂的研发。

总理眼中“最大的风险”如何化解?科技型企业在探路子

南京诺唯赞生物医药公司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林琨摄。

此后,新产品在七天内被研制出来;半个月后通过权威部门注册检验。其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IgM/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截至4月7日,已为前线提供了超过450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试剂核心原料。

“今年的营收预计增加四倍以上。”诺唯赞公司董事长曹林说,国外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预计营收10亿元。

多一些“绿色通道”,多一些“关键支持”

“把疫情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首先要听清一线的声音,让政策更精准,快落地。

当前,如何为企业纾困解忧,成为南京经开区、新港高新园的“心头大事”。后者主动出击,走访企业,帮助他们对接各级“惠企政策”。记者了解到,该园区打造了“新港小文”全链条企业服务体系,贯通企业服务链、培育链、成长链。

从项目入园初始,这里即对其进行画像分析、分类管理精准服务,以“线上线下平台结合、条块分割矩阵交叉、内外协同触角延伸”等服务机制完善企业“服务端”;根据企业成长轨迹推行科学梯度的企业“培育端”;构建包含政策研究出台到兑现的企业发展支撑“政策端”……这里正营造出“有困难、找小文”的服务氛围,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厚植园区科创森林。

随着返工潮到来,巨轮(广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巨轮公司)原本六人间宿舍已无法满足防疫需要,复工复产风险陡增。但按照原有流程,新建临时宿舍,最少需要两个月。

得益于其出台的土地资源保障“暖企6条”,广州开发区即刻开启“绿色通道”,仅一周时间巨轮公司便收到临时用地批复书。员工宿舍得以快速建设,120名工人陆续返工,解决了燃眉之急。

广东作为国内经济第一大省,也是就业重镇。疫情下如何稳就业?两个月前,该省推出“粤九条”支持就业。此后,更多的新政陆续落地。比如为鼓励企业稳定岗位,该省实施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接下来,各地还可以根据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将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标准最高提到100%。

在政府帮助解决了场地问题之后,诺唯赞公司还有更多期待。聂俊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现在最希望上级政府能在科技立项、金融扶持和引才用工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总理眼中“最大的风险”如何化解?科技型企业在探路子

南京诺唯赞生物医药公司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林琨摄。

来源:科技日报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