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国际油气行业热点频现

2021-01-10 16:24:07  浏览:1338  作者:来源: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

作者: 郭 峰 薛 梅

【编者按】:史无前例的负油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联合减产、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最大降幅、全球地缘复杂程度史上少见,2020年足以载进全球石油行业史册。

2020年刚刚落幕,本期《环球周刊》5~7版特推出“回眸2020”专题,对这一年国际石油市场、国际石油公司和国际油价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变化进行盘点,一起回顾这一年“灰犀牛到处跑、黑天鹅满天飞”的艰辛与奋斗。

本版文图由郭 峰 薛 梅 提供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全球石油需求骤减 ■

新冠疫情是2020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其突然暴发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迫使主要经济体采取限制和封锁措施,严重冲击了全球经济和制造产业链,导致经济和生产活动严重受限,不仅使世界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而且影响了全球石油需求。

在疫情主要影响中国和东北亚地区时,人们对2020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仍比较乐观,仅将全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期由此前的110万桶/日调低至50万桶/日。

3月初,欧美国家暴发疫情,并加速向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蔓延,欧盟27国全境封锁、美国50个州全部进入“重大灾难状态”,人们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迅速由正转负。

雷斯塔能源预计,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下滑10.8%,近1100万桶/日。

此后,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等均根据全球疫情发展和疫苗研究与推广情况对全球石油需求预期进行了修正,但均预计2020年需求会大幅降低800万~900万桶/日,且短期内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 中国宣布碳中和目标

石油需求峰值渐近 ■

2020年是化石能源行业的重要转折点。一方面,持续性的疫情防控措施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影响长期石油需求前景;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力,各国政府大力扶持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新能源对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显著加快。

9月底,中国宣布要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9月,挪威船级社和bp先后发布长期能源展望,均提出化石能源需求达峰、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观点。挪威船级社在其《能源转型展望2020》中称,全球中长期能源需求将较此前预期低6%~8%,煤炭需求已在2014年达峰,2019年很可能已是石油需求峰值水平,天然气需求将在2035年达峰,可再生能源则将保持增长。

bp在其《全球能源展望》中称,全球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期已结束,在其建立的三种情景中,全球石油需求仅会在普通情景下维持约10年的微增,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约为1.01万桶/日;在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中,石油需求都将从2020年开始持续下降,到205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只有2018年的45%和20%。

11月初,雷斯塔能源在最新版预测报告中将全球石油需求峰值出现时间提前两年,至2028年。

■ 减产联盟被迫“抱团”

持续多久尚未可知 ■

在连续三年实施联合减产后,2020年伊始,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在供应端调节上出现分歧,3月6日,因沙特和俄罗斯对减产意见相左,联合减产协议破裂,产油国为抢占市场份额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价格战,导致油价持续快速下跌,到3月底,原油现货价格已跌破20美元/桶。

在内外部压力下,沙特和俄罗斯带领欧佩克+再次回到谈判桌,并在4月9日达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减产协议,在2020年5月1日到2022年4月30日两年内,实施三轮减产,其中首轮为期两个月,减产规模高达1000万桶/日,且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在首轮额外自愿减产约120万桶/日。

7月16日,欧佩克+就第二轮减产达成一致,自8月1日起执行770万桶/日的减产规模,且伊拉克等在首轮减产中未完全履行减产协议的国家需补偿超额生产部分。

12月3日,欧佩克+就第三轮减产达成一致,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720万桶/日减产规模,同时将按月举行联合会议,根据市场情况调节减产规模,且调整幅度不超过50万桶/日。

虽然异常严峻的市场迫使欧佩克+再次走到一起,但其第三轮联合减产谈判的种种迹象表明,成员国对长时间持续减产的不满增加,欧佩克+内部再次出现了分裂苗头。

■ 产油国大打价格战

国际油价跌至负值 ■

新冠疫情和资源国产量政策变化催生了全球石油市场史无前例的“巨变”。主要经济体先后因疫情采取封锁措施,全球经济接连陷入停滞,需求下降、炼厂开工骤减,严重打压油价;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主要产油国还开启了价格战,“供需双杀”导致油价进入有史以来最长的下降周期,并屡创新低。

4月20日,石油市场上出现了“活久见”的一幕,美国商业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5月期货合约价格在一夜之间暴跌300%,降至-37美元/桶。虽然WTI“负油价”是交易机制、库容瓶颈、空头挤兑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极端市场条件下的特殊事件,但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之王,原油一直都是最受投资者青睐的资产之一,“负油价”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击垮了人们对油价的底线。

此外,全球石油市场由期货和现货两个部分构成,供需关系和价值底线是联系二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但疫情和价格战导致的供需畸形在期货市场被过度放大,交易机制被投机者利用,使得期货和现货价格严重背离,对全球石油乃至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有深远影响。

■ 石油企业转型自救

拥抱清洁能源时代 ■

在需求下滑和低油价的双重打击下,石油公司经营举步维艰,迫使石油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在上游领域,石油巨头纷纷削减支出、资产减记、压缩成本、大幅裁员,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都在全球范围内作出了裁员决定,bp甚至宣布出售伦敦总部大楼。与此同时,bp、壳牌等还纷纷确立净零排放目标,削减未来石油产量目标,加大天然气和电力领域投资。

下游领域,除优化和关闭炼能外,炼油商还积极寻求其他方式维持炼厂运行,转型生产生物燃料是欧美炼厂普遍选择的一条路,其中道达尔计划把法国的格兰德普伊特炼厂改造为生物柴油炼厂,预计2024年投产;瑞典炼油企业Preem计划在哥德堡炼厂新建一套1.6万桶/日的可再生能源装置,同时取消Lyskeil炼厂升级改造项目,并将其改造为可再生燃料。

油田服务领域也在积极转型,为即将到来的清洁能源时代做准备,贝克休斯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持续缩减油田服务和设备制造业务规模,同时重点关注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并在11月初收购了一家专门从事碳捕集解决方案的挪威公司Compact Carbon Capture(3C),为转型奠定基础。

在油气工程领域,钻探和生产作业量骤降也在推动相关企业转型,一项关于海上油气工程服务公司转型海上风电工程领域的调查发现,转型最快的是海上铺缆和半潜运输企业,由于铺缆船、水下作业船和半潜运输船等装备能同时用于海上油气开发和海上风电开发,部分细分市场在2020年的低油价环境下不但没有收缩,反而借助快速发展的风电市场扩大了船队规模。

■ 美国页岩业加速整合

近百家企业破产重组 ■

在哀鸿遍野的全球石油市场中,依靠技术和资金驱动的美国页岩油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数据显示,2020年前10个月,美国页岩油行业有近百家生产和服务企业破产。

2020年二季度以来,美国页岩油气公司的破产重组、并购活动显著增多。5月,壳牌以5.41亿美元价格出售阿巴拉契亚页岩气资产;7月,雪佛龙以42亿美元价格收购来宝能源公司;9月,德文能源斥资26亿美元收购WPX能源公司;10月,先锋自然资源公司斥资45亿美元收购欧芹能源公司,康菲石油以9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康乔资源公司。

先锋自然资源公司董事长称,新一轮页岩油并购整合潮将进一步加快高债务中小生产商的淘汰速度,有利于大型独立公司的规模化和成本下降,未来,在二叠纪盆地(美国最大的页岩油产区)只有先锋自然资源、康菲、EOG和Hess等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生产商仍能保持竞争力。2020年或成为美国页岩油行业从“平民革命”向“寡头割据”的转折点。

■ 全球地缘动荡加剧

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

2020年,全球地缘局势的复杂和动荡程度超过所有人的想象,中东局势升级、朝核问题反复等地缘事件不胜枚举。

与此同时,伊朗与美国和沙特关系恶化导致的中东紧张局势升级,针对沙特石油设施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屡有发生。印度国内疫情恶化、经济增长滑坡、执政党支持率持续降低,使得撩拨普通民众的民族情绪成为现实需求。

从2020年全球油气市场的种种表现来看,随着美国逐渐实现能源独立,其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和控制能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显著增强,在疫情导致美国能源出口持续增长、中东地缘紧张加剧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正急剧恶化,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被动程度加深,给能源的获取安全和经济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

■ 油气发现好于预期

中国跻身新发现量前十 ■

在新冠疫情和低油价的双重打击下,石油公司裁员、减支、转型,业内曾预计2020年全球油气勘探新发现可能创下近几十年新低。不过,雷斯塔能源2020年12月初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的全球油气勘探活动相对稳定,截至10月底,累计获得常规油气发现约80亿桶油当量,预计全年新增勘探发现规模接近100亿桶油当量,2020年应该是近5年新发现规模第二大的年份。

2020年1~10月,全球共获得73个新发现;37.5亿桶油当量是天然气,占总发现量的46%;43.1亿桶是石油,占总发现量的54%。

从国家来看,俄罗斯以15.1亿桶油当量的新发现规模位列榜首,苏里南和阿联酋分别以13.9亿和11亿桶油当量位居第二、第三,紧随其后的是圭亚那、巴西、南非,中国以2.64亿桶油当量的新发现规模居第十位。雷斯塔能源预计,2021年全球油气勘探投入将与2020年大体持平,但其中20%有较大推迟或减少的风险。

■ 中国油气储产量抢眼

二季度与巴西并列“双娇” ■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也受到波及。许多国际大石油公司在下调了油价预测后,又大幅度削减了勘探开发支出,中国则成为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亮点之一,不仅在2020年二季度的国际油气发现排行上与巴西并列“双娇”,而且整个年度油气发现接二连三,油气产量保持增长。

上半年,中国海油找到了5个油气发现,其位于渤海莱州湾北部的垦利6-1-3井钻遇约20米厚的油层,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该公司继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渤中19-6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下半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分别在新疆、四川等地连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10月,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918亿立方米,日产量保持在2000万立方米以上;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则在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地区探出高产油流。2020年11月,中国石油在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改写了准噶尔盆地东部自发现准东油区以来近30年无重大油气勘探发现的历史。

除新资源发现外,老油田的生产表现也相当亮眼。长庆油田油气当量首超6000万吨;新疆油田原油日产量保持在3.8万吨以上,创历史新高;大庆油田油气产量超计划,油气完全成本和操作成本双下降;胜利油田原油产量稳中有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3100万吨,技术可采储量超500万吨,相当于发现了一个中型油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原油产量达14625万吨,同比增长2.4%;生产天然气13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潜力正在进一步激发。

■ 构建“全国一张网”

中国油气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

2020年10月1日,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社保基金会、中保投基金、中投国际、丝路基金共同签署的资产交易协议和增资扩股协议正式生效,全面接管原分属于三大石油公司的相关油气管道基础设施资产(业务)及人员,正式并网运营,这标志着我国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这一全新产业格局将实现管网的互联互通,构建“全国一张网”,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油气资源调配,保障油气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除全面介绍我国能源发展成就、贡献和战略外,还明确提出要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竞争,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着力消除市场壁垒;深化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开放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口原油;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实现管输和销售业务分离。这表明我国油气领域改革仍将持续深入推进。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